读书人

“舍得”的人生哲学作文

发布时间: 2017-03-25 10:47:59 作者: rapoo

“舍得”的人生哲学



福堪镇初级中学 袁士杰



我们的老祖宗太会遣词造字了,“舍得”一词就非常鲜明地显现出了汉字的语言魅力。“舍得舍得”,有所舍才会有所得,什么都不肯舍,这也想要,那也想抓,最后可能什么都得不到。



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最能深刻理解我们老祖宗的这一人生哲学的奥妙,他在解放战争初期时期给人民解放军的作战指挥方针就指出:不要怕丢失一些城市,要集中主力歼灭国民党军队的有生力量,保人失地,有可能还会得到地;保地失人,最后必然是人地两失。正是按照毛泽东的这一正确方针指引,人民解放军不计一城一地的得失,集中力量打歼灭战,先后举行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基本消灭国民党主力部队,奠定了解放全中国的基础。反观国民党,一座城池也舍不得丢,处处设防,造成机动部队不得不分兵把守,处处被动挨打,结果丢失了整个中国大陆,不得不败退台湾。



这是读了《第56号教室的奇迹》之后,我又联想起中国历史上的相似的史实。雷夫老师在他的《第56号教室的奇迹》就说:许多年轻人想要拥有一切,但是必须明白假如你想去医学院就读,就必须放弃参加其他孩子所喜爱的派对。在我们的社会,短暂享乐似乎替代了追求理想的脚步,我们是应该强调这个训诫。假如你同时追逐两只兔子,两只都会逃走的。



诚哉斯言。孟子在两千多年前就振聋发聩地告诫我们:“鱼与熊掌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孟夫子的话,就是提醒我们应该在关键的时刻有所取舍,否则可能一个也得不到。



联系到我们的现实生活,亦有教育意义。如果我们沉迷于琐碎应酬、闲聊闲谈、家长里短、生活琐事、下棋打牌,整日被这些无聊的事情纠缠着,不能作出清醒地判断,选取对我们长远发展有利的事情去做,我们必然会渐渐落于平庸,在教育教学水平上绝难得以提升。这就是为什么许多人在刚刚大学毕业的时候,也是热血满腔,工作激情万丈,到结果来却是一事无成,变得心灵麻木,精神疲惫,形成了教育的职业倦怠,害人又害己。这就是舍去了积极进取、奋发有为、有所成就,得到了片刻的生活安逸、精神放松、没有压力,也当然就失去了可以在工作上有骄人业绩的机会。原来的我,就是如此。生活没有目标,工作没有压力,日子就在浑浑噩噩中度过。



自从加入韩老师的这个工作室以来,有了必须完成的任务,我必须得强迫自己坐下来,打开书本去读,然后还得按照要求必须完成不少于千字的写作读书笔记。这就必然得舍去与人闲聊、空暇上网的时间,转而做这些正经事。



我得到了什么呢?按照工作室的安排,我已经读完了《给教师的建议》,现在在家阅读《窗边的小豆豆》,在校阅读《第56号教室的奇迹》,到现在为止,还写了63篇读书笔记和教育叙事随笔。我感觉最大的收获,是自己教育教学思想的改变,变得越来越像个真正的教育工作者了,开始认真思考自己的教育行为,开始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我发现自己快入教育的门了。



舍得舍得,有舍必有得,有得必有舍。关键看舍去了什么,得到了什么。舍去了负能量,得到了正能量,才是明智的舍得。此为我自己的一个自我提醒与劝诫吧。



读书人网 >中考话题作文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