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击
一个教师的专业成长离不开专家的引领,一个人的智慧开启离不开与志同者的思想碰撞,点点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三场报告唤醒了我的教育梦想。市三中路桂荣老师的《有效的语文教学思考》,市四中朱主任讲的《开放式教法》,焦作的张硕果老师《践行幸福的新教育》,三场报告,三位教学一线的优秀女性,从三个不同的角度给了我生活的启示,为我的明天指引了方向,为我的专业成长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路桂荣,专业引领开启有效课堂
路桂荣,省级特级语文教师,语文课堂教学的探究者,我的语文课堂教学的导师,一位笑容可掬的阳光老师。在今天的课改进行的百花齐放的时候,迷茫的我们面对着课堂改革无所适从,她不迷信专家,不追赶潮流,在语文教学上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扎实课堂,做有效课堂的践行者。她的一堂《有效语文教学的思考》让我受益匪浅,为我的语文课堂改革引领了方向。作为一名教师,课堂就是我们的舞台,在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和工具性冲突时,浮华不实的课堂也在我的手里捏造,当成绩飘忽不稳时我也只是自我安慰道人文性的课堂更有生命力。路老师提出了有效地语文课堂不是浮躁不是曲解不是技术技巧的体现,一堂课好不好的根本应当在于学生是否通过这一堂课学会了应该学会的东西,学生有所收获。作为一个教师的风采必须通过学生的收获、学生的进步来体现。
概括为六个字“学会、会学、提高”。
学会什么?第一个层次是必要的语文知识;第二个层次教师应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学会的是知识、方法。
会学指什么?指在具备知识,掌握方法之后,反复的训练、实践,从而具备语文听、说、读、写的能力。会学是具备运用能力、举一反三的迁移能力、创造能力。
提高什么?提高的是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素养是什么?钱梦龙老师的解释是:语文素养应该指语文方面的素养,它主要包括五点,①必要的语文知识;②较强的语文能力,敏锐的语感;③对民族语言的热爱;④健康的文学审美趣味;⑤较宽的文化视野。
一堂好课就应该让学生获得知识、能力,掌握方法、规律,发展智慧、提高素养。只有这样才能达到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课程应致力于学生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实现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构建成长共同体,在互助中充实人生
朱群霞,一位靓丽干练的数学老师,一位思维敏捷口才堪佳的数学专家,一位扎根教研的教研室主任。她门学校的“三段式开放教学法”得到了广大老师的赞扬。她的报告让我感受到了教师成长共同体的力量。学科组教研活动的扎实开展,严格的听评课制度,特殊的录像课,集备等有效的教学生活让我们受益匪浅。我明白了扎根教研,学校才会有生命力。
践行新教育,幸福从行动开始
张硕果,带着新教育的累累硕果从焦作来到范县播撒新教育的种子。她用幸福的人生观和过一种幸福而完整的教育生活来启迪老师们的教育智慧。面对艰苦的教学环境我们学会了改变自己,改变教师传统的行走方式做精神的贵族。本着为学生的终身发展为目标,为学生的一生负责,践行新教育还孩子美好的童年;倡议师生共读,让书香校园真正弥漫开来。以新教育的六大行动为载体,即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同写日记,聆听窗外声音,熟练运用双语,建设数码社区,创建特色学校,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晨诵午读暮醒”的详细讲解更是让我们感受到教育的深刻内涵。行动就有收获,走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之路,践行新教育将是我们无悔的选择。
有效的语文课堂教学,构建教师成长共同体,过一种幸福而完整的教育生活,为我的教育人生增添了前进的动力,重燃我的教育梦想,冲击着我的心房——平凡的女性一样卓越,我也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