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婆婆家不在郑州,爷爷奶奶一年之中难得见到孩子几次,每次孩子回去,都被爷爷奶奶宝贝似的宠着。开始的时候,孩子还能按照在家的规矩和习惯来,但没过几天,就撒了欢。孩子呢,仗着爷爷奶奶撑腰,也不像在家那样讲道理了,老人在育儿观念上和我们产生的冲突,很是让人头疼。
过年期间,美味和零食不断,茶几上堆满了各类瓜子和糖果,还有那一桶桶的饮料,孩子嘴里一刻也不闲。我们都知道,这些东西吃起来没个度,对身体和牙齿都不好。我提醒儿子少吃点,儿子稍有犹豫,爷爷就说:“一年才吃这么几天,没事的。看我这孙子瘦的,吃吧吃吧。”儿子一听,立刻开心的说:“爷爷说没事,爷爷让我吃的。”这种情况下,我也不好再多说什么,再说就会让爷爷不愉快了。
以前在家,儿子玩玩具或是看完书都是自己整理好,放回原位。结果这几天,玩了什么东西都扔一地,就跑开了。其实,开始他也自己收拾,但是奶奶看到了就说:“别收拾了,放着奶奶一会儿收。”一些孩子力所能及的事,老人们都不让他做,还不太高兴地说:“就知道使唤孩子,自己都不知道动动手。”我陪着笑说:“这是锻炼孩子的自理能力。”奶奶却说:“不用锻炼,长大了自然会干。”唉,我后面的话全被噎了回去。
我和老公都明白老人这是爱孙心切,但是一味的宠爱,对孩子的成长并不能起到好的作用。可是,想到一年也就回来这么几天,老人高兴就好了,不想因为孩子的一点事情发生什么不愉快。于是也没再和老人争辩什么。没过几天,孩子自己也感觉到了爸爸妈妈对他的淘气和任性似乎已经束手无策了,又有爷爷奶奶撑腰,说话做事也越来越任性起来。
一天,他兴奋地在几个沙发上蹦来蹦去的,我看到了就制止他,告诉他这种行为不但会毁坏沙发,还有摔到地上的危险。但是儿子对我的话,根本不理睬,继续蹦跳着。我伸手拉住了他,想强制让他安静下来,谁知道他却大哭起来。爷爷奶奶姑姑叔叔闻声赶来,纷纷说我不该在大过年管教孩子,还把孩子弄哭。老公也悄悄地拉了我一把,小声说:“算了,没两天了。由他去吧。”我叹了口气,转身进了厨房。
我正在厨房里择菜,突然传来儿子大哭的声音,我赶紧去看,原来他一直在沙发上蹦来跳去的,结果,真的就从沙发上摔下来了。我觉得再也不能这样下去了,但是也不能和老人发生冲突,到底该怎么办呢?整个下午的时间我都在想,怎么才能解决这个问题。
晚上和儿子躺在被窝里,我搂着儿子问:“还疼吗?”儿子揉了揉头上的包说:“不怎么疼了。”看我没作声,儿子接着说:“妈妈,你是不是生我的气了?”我摇了摇头说:“我生我自己的气。”儿子问:“为什么呢?”我没有回答他的问题,反问他:“妈妈想讲个故事给你听,你想不想听?”儿子最喜欢听我讲故事了,立刻开心地连声说好。
我想了想,讲道:“从前呀,森林里的鹿妈妈生了一个鹿宝宝,她非常疼爱她的小鹿宝宝。她说她要好好的爱自己的孩子,绝不让孩子有一点丁的不高兴。所以,小鹿喜欢做什么就做什么,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森林里有一种香香的花,吃起来可甜了,就像糖果一样。小鹿每天都要吃好多好这样的花。小熊妈妈看到了,就说:‘这花可不能多吃呀,不然牙齿会疼的。’可是小鹿却说:‘我就要吃,我不要你管。’鹿妈妈也说小熊妈妈多管闲事。终于有一天,小鹿的牙疼得不得了,而且还一颗颗的掉了。鹿妈妈有点后悔了,她想带小鹿去散散心,于是来到一条小河边。小鹿看到清澈的小河,开心的想跳进去游泳。猴妈妈看到了,就说:‘河水深,小鹿不会游泳,会有危险的。’小鹿却噘着嘴生气地说:‘我就要游,我不要你管。’鹿妈妈一看小鹿不高兴了,赶紧说:‘乖孩子别生气,去游吧去游吧。’小鹿一听可高兴了,扑通一声跳进了河里,结果就再也没上来了。”
儿子听了激动地捶了下枕头说:“哎呀,鹿妈妈怎么能让小鹿跳进河里呢?真是糊涂呀。”
“她不是爱孩子嘛,要是不让小鹿跳进河里,小鹿不高兴了怎么办?”我接着儿子的话继续往下说。
“可是那会害死小鹿的呀。不高兴也不能跳。”儿子和我争辩着。
“那,你觉得鹿妈妈这样做,是真正的爱小鹿吗?”我接着问。
“不是!”儿子马上说。
“唉,所以,鹿妈妈和我一样,都不是一个合格的妈妈。”我装作有点不开心的说。看到儿子愣了一下。我接着说:“就象今天中午,要不是妈妈一看到遥遥不高兴就让步了,我的孩子也不会从沙发上摔下来。还好不是太严重,不然,我不是要和鹿妈妈一样,后悔死了吗?所以,我刚才说我在生自己的气。”儿子听了突然抱住我说:“妈妈对不起,你别伤心了,我以后听话了。”
我也抱了抱儿子,微笑着亲了亲他的头,说:“因为妈妈爱你,所以才要告诉你哪些事能做,哪些事不能做,要让你学会爱惜自己、保护自己。像小鹿妈妈那样的‘爱’孩子,只会害了孩子,对不对?”儿子听了直点头。
“那,爷爷奶奶是在害我吗?”儿子想了一会儿又问。这傻孩子,怎么会这么想呢?我赶紧对他说:“当然不是了。他们也是太爱你了。一年见不到你两次,就算你做错了,他们哪里舍得批评你呀。”
儿子眨了眨眼睛接着问:“你们是不是怕爷爷奶奶呀?”我扑哧一下乐了,说:“我们只是不想惹他们生气。我和爸爸呀,既想尊敬老的,又想爱护你这个幼的,唉,两头为难呀。”
儿子听了笑了起来,对我说:“妈妈,以后我不让你两头为难了,我听你的话。”“有这么乖的儿子,我真幸福。”我亲了亲他的小脸接着说,“其实,不管妈妈在不在,你要用自己的心去区别那些事是应该做的,哪些事是不应该做的,明白吗?”儿子点了点头。
接下来的几天里,孩子真的又变回来了,自己不再乱吃零食,也不再任性了,对于我的提醒,都能乖乖的接受,而我和老公呢,也再没为孩子的事情和老人发生过任何矛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