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想有个超强的记忆力,如前面我们所探索的,就必须学会进行有意记忆。进行有意记忆,说来简单,其实需要主观和客观两方面相配合才能实现。
从主观方面来说,首先,我们需要有明确的任务。只有任务明确了,才能调动我们心理活动的积极因素,全力以赴地去实现记忆的任务。任务越明确、越具体,记忆的效果就越好。例如,英语单词不好记,但又必须记住,因此,你可以把生词写在小卡片上,规定自己每天必须记住20个生词,并及时进行复习与检查。这样,日积月累,你的词汇量就会大增。
第二,要从培养兴趣和加深理解两方面着手。兴趣是记忆的钥匙。我们都知道,对兴趣浓厚的事件事务都记忆得很深刻。如果对学习材料、知识对象索然无味,即使你花再多时间,也难以记住。而理解是记忆的基础。只有理解的东西才能记得牢记得久。仅靠死记硬背,则不容易记得住。对于重要的学习内容,如能做到理解和背诵相结合,记忆效果会更好。
第三,有意记忆要有意志努力的参与,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专心致志”。我们要下决心记住一段材料,就有必要进入“两耳不闻窗外事”,“头悬梁,锥刺股”的境界。如果面对着要记的东西,连连叫苦不选迭,或漫不经心,或知难而退,都不会取得好效果。我们要经常做到过度学习 即对学习材料在记住的基础上,多记几遍,达到熟记、牢记的程度。还要及时地复习和经常回忆要记忆的东西。科学研究表明,我们人类的遗忘的速度是先快后慢。及时复习对刚学过的知识,趁热打铁,及时温习巩固,是强化记忆痕迹、防止遗忘的有效手段。 同时,我们在学习时,不断进行尝试性回忆,不仅可使记忆中的错误得到及时纠正,有遗漏的地方得到弥补,还能使学习内容难点记得更牢。闲暇时经常回忆过去识记的对象,也能避免遗忘。
从客观方面来说,记忆还必须要与注意力搭配,注意力越集中,记得就越快,就越牢。记忆时只要聚精会神、专心致志,排除杂念和外界干扰,大脑皮层就会留下深刻的记忆痕迹而不容易遗忘。如果精神涣散,一心二用,就会大大降低记忆效率。这注意力,就是区别我们每个人记忆优劣的客观因素,也就是说,是一个人的客观条件——进行有意记忆的能力。
培养集中的注意力,需要很多的、经常性的系统训练。比如,静视:集中注意力,仔细观察一个东西一分钟,然后闭上眼睛,努力在脑海里勾勒这件东西的形状、特点,用尽可能详细、的语言文字描述出来,多次重复、补充,力求完美。也可以在上下学的路上试着“行视”,即边走边看,认真记下看到的尽可能多的建筑物、店铺的特征,每天抽时间回忆并用优美的文字记录下来,多次重复、修改、补充,做到完美无瑕。
这样的训练方法很多,我们可以因地制宜,随机取材,由简到繁,由少到多,循序渐进,不间断的训练就会逐步让自己的注意力随时能迅速集中起来。例如我们在学习中就可以采取视听结合的方式边学习,边锻炼。对需要记忆的资料,我们 可以同时利用语言功能和视、听觉器官的功能,来强化记忆,提高记忆效率。这比单一默读效果要好得多。或者根据情况,灵活运用分类、图表、形象化以及编提纲、作笔记、卡片等各种方法,调动兴趣的同时,也调动和训练自己的注意力,进而增强记忆力。
还有一点值得注意,我们有必要掌握进行有意记忆的最佳时间。一般来说,上午9~11时,下午3~4时,晚上9~10时,均为最佳记忆时间。如果我们利用上述时间记忆难记的学习材料,效果较好。我们在保证营养、积极休息、进行体育锻炼等保养大脑的基础上,科学用脑,防止过度疲劳,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才能大大提高我们大脑的工作效率。这也是提高记忆力的关键。
前几天从一些网络资料上我搜集到一些已经通过科学认定的我们人类的生物钟规律,摘抄如下算是我作为本文的一个结尾吧:
记忆东西的时间
6—8点:机体休息完毕并进入如兴奋状态,肝脏已将体内的毒素全部排净,头脑清醒,大脑记忆力强,此时进入第一次最佳记忆期。
8—9点:神经兴奋性提高,记忆仍保持最佳状态,心脏开足马力工作,精力旺盛,大脑具有严谨、周密的思考能力,可以安排难度大的攻坚内容。
10—11点:身心处于积极状态,热情将持续到午饭,人体处于第一次最佳状态。此时为内向性格者创造力最旺盛时刻,任何工作都能胜任,此时虚度实在可惜。
12点:人体的全部精力都已调动起来。全身总动员,需进餐。此时对酒精仍敏感。午餐时一桌酒席后,对下半天的工作会受到重大影响。
13—14点:午饭后,精神困倦,白天第一阶段的兴奋期已过,精力消退,进入24小时周期中的第二低潮阶段,此时反应迟缓,有些疲劳,宜适当休息,最好午睡半到一小时。
15—16点:身体重新改善,感觉器官此时尤其敏感,精神抖擞,试验表明,此时长期记忆效果非常好,可以合理安排一些需“永久记忆”的内容记忆。工作能力逐渐恢复,是外向性格者分析和创造最旺盛的时刻,可以持续数小时。
17—18点:工作效率更高,体力活动的体力和耐力达一天中的最高峰时期,试验显示,这段时间是完成复杂计算和比较消耗脑力作业的好时期。
19—20点:体内能量消耗,情绪不稳,应休息。
20—21点:大脑又开始活跃,反应迅速,记忆力特别好,直到临睡前为一天中最佳的记忆时期(也是最高效的)。
22—24点:睡意降临,人体准备休息,细胞修复工作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