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积累沉淀成长作文

发布时间: 2017-03-31 10:39:24 作者: rapoo

积累沉淀成长

带着激动的心情第一次观看了省优质课大赛,一节节精彩纷呈的课让我打心底里佩服。

三天十八节课,记了满满的一本听课记录。向优秀学习,点点滴滴的积累是为了沉淀后的稳步的成长。

(一)精心打磨,朴实自然

特别羡慕演说家流利的口才清晰的思路。有时会幻想着什么时候自己能像演说家一样给自己的学生讲课呢?十八节课中绝大多数教师都不拿课本,课堂环节完整,过渡语言自然,切入点巧妙,他们分明就是演说家,用语言、眼神、表情带领着并且吸引着学生融入到课堂中。这样的课堂学生怎能会不喜欢!这样的课堂效率怎能会不高!

不拿课本就能明确的知道哪个段落,哪个词语,哪个生字,足以见得精心备课。紧扣文本朴实自然的教学设计过程就是很好的印证。

深刻体会到教师简洁到位的语言对于课堂的重要性。只有教师的语言清楚明了学生才能听得懂。很清楚的记得第一节课时,书记告诉我我的课堂语言组织存在很大的问题,因为语言组织反映了思路的清晰程度。

(二)善于引导,学生至上

课堂绝不是教师一人的舞台,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作为引导者备课时必须充分考虑学情。例如:《巍巍中山陵》是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的一篇说明文,这节课教师充分考虑到了学生的已有知识结构。学生初次接触说明文,因此说明对象、说明方法、说明顺序、说明语言,这些学习说明文的方法不是机械的灌输,而是很自然的在分析文本时让学生掌握。文章比较长,教师引导学生找关键词长文短教,不仅能提高课堂效率,而且学生的思路特别清晰。

记忆最深刻的就是《端午的鸭蛋》,这节课上师生其乐融融,全场掌声此起彼伏。教师设置的所有问题都仅仅抓住学生的胃口,充分尊重学生。例如:在感悟文章情感的环节时“我在苏南、浙江,每逢有人问起我的籍贯,回答之后,对方就会肃然起敬:“哦!你们那里出咸鸭蛋!”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设置问题:安阳的特产是什么?如果你在北京的大街上看见了卖安阳特产的店铺,你的内心会有怎样的感受呢?这个问题一下子使学生和文本所要表达的情感产生了共鸣。

(三)虚心学习,扎实成长

对于没有多少工作经验的我来说,仅限于某些课堂存在的比较明显的失误能听出来,其他的都觉得很精彩。在专家评课环节,我明白了为什么有些我认为比较精彩的课却得低分。比如:《我的早年生活》这篇文章对于刚步入七年级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充分结合学情,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萤火虫”,过渡语言简洁准确,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课堂气氛特别活跃。评课过后我的疑惑才解开,得分低的原因:对文章主旨品析的过于浅显。这一点就决定了分数层次。真是不会看的看热闹啊。

满满的一本听课记录,不是草草字迹,而是沉甸甸的收获。前路漫漫,虚心学习,努力积累,扎实成长。

读书人网 >中考话题作文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