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河大暑期培训印象作文

发布时间: 2017-04-03 10:38:57 作者: rapoo

河大暑期培训印象

题记:六月底到河大进行学科培训,短短的半个月,让我又认识了一群志趣相投的人。匆匆的培训结束了,我们又开始隐隐于洛阳的城乡之间,但心却不再陌生,我们也曾有共同学习的时光,难忘河大、难忘培训中的那些教授、老师和同事,因暑期间散记之,故名《河大暑期培训印象》。

河大暑期培训印象

()河大风物

m门前的凌霄花

在河大艺术学院前的塔云路,一路向北不远,西侧有三孔门洞,被我们称为m门。记得2014年8月时,便被这独特门洞所吸引,那时,还不知枝蔓攀附,开的正旺是什么花,后来询问,才知是凌霄花。凌霄花,也因艺术楼侧的m门而深印脑海。

记得是雨后的清晨,漫步河大校园,凌霄花自m门悄然垂悬,在氤氲中显得格外空灵。地上经雨落下的花,枝头迎晨刚绽的花,让我无来由的欣喜。

今年再次到河大,当同事问起这是什么花,我想起自己也曾有这样的发问,便笑说一一凌霄花。那看花的心情,也更多了份再次重逢的感动。

月亮门内幽径

多次经主干道去去艺术学院,却没在中间的绿化区走过。本次培训,7月4日上午停电检修,我才同几个学员一同走进校内的中心绿化区。从东侧沿着石板铺就的小路,在树间行走,在曲折回廊的一侧,有圆形石点缀于小池间,圆圆的睡莲叶子,一簇一簇散于水面。水池中花蕾不多,但开的花却惊艳,有黄色、有红色,在小径中当是最好的。

曲折的回廊不长,顶上被绿色藤蔓覆盖,有不知名的串串白花。廊下休憩的三三两两之人,小声的谈着什么。走至尽头,在密密的凌霄枝下,颇具园林风格的月亮门,圆形窗,成了我今年最新的发现。

校内的几园竹

在河大东十斋的间隙,记得有一方竹,在古色古香的三层建筑间,一片竹影掩映下,特有古韵。

另一处在大礼堂侧,密实实的,挺拔的让人羡慕。印象中还有几处,现只记得应是图书馆侧有一方,似乎还有竹影的碑刻。

巍峨厚重的大礼堂

早就听人说过河大礼堂,在每每经过时,也都会伫足观望,心中充满敬意。暑期的毕业季,大礼堂前不时有留影的学生,连旅游团也有许多到河大礼堂前拍照。

今年培训中,我还走进了大礼堂,才一观礼堂全貌。礼堂内部为双层结层,与主台呈放射状,听介绍说可容三千人,真为这大手笔惊叹。

7号楼

7号楼位于主干路西侧中段,在民国建筑群中属于最具代表的建筑。在挑檐瓦脊下,每侧又有巨大的圆柱,四向均留有出口,上方挑出浓郁中式风格的斗拱门楣。

新近修复的檐头彩绘,古朴的砖面墙体,在绿树的掩遮下,浑然一体,自成一道风景。

东十斋

沿校门主干道民国建筑群东侧路向北,便会发现规格建制一样的十栋建筑,这便是东十斋。听人介绍说东九斋,东十斋最初就是河大艺术系使用,便格外的多关注了这两栋建筑。

东十斋建筑呈条形,中央走道式结构,看进出人员不断,当还是在使用中。但它的规格和气魄,明显的比7号楼少了许多许多。

(二)结缘河大的那些人

题记:忙忙碌碌的半个多月,仿佛还未从培训中走出,重新整理一遍笔记,才发现记录中的一些瑕疵。努力回顾培训场景,重温培训中最深记忆的点滴,那些熟悉的人,经历的事,就又会出现在眼前,让人难忘。

(二)结缘河大的那些人

候车遇老乡

在洛阳候车大厅中,我遇到同县的三位老师,有两位曾经在活动和讲课中见过面,但名字却不知道。一路上,我们才逐渐熟识,我也才知道了她们的名字李希乐、肖玉晓和周晓丽。为了通联方便,我们还互相添加了微信,便于通联。

由于我是二次到河大来,到开封后,我便充当了临时向导。从车站外乘车线路到报到的相关手续,我们很顺利的安排好了住宿。在熟悉校园的过程中,我还带她们办好了旅游年票,并告诉她们说明天下午这时就能看铁塔了。

大礼堂前的老乡照

开班典礼后,学员和与会领导在河大礼堂前留影纪念。我同老乡不熟,为了认识她们,便让希乐招呼同乡来张合影。

在大礼堂前,思源学校的周晓丽老师,红旗学校的李希乐、肖玉晓和刘丹老师,我们同行五个人在河大礼堂前有了首张老乡照

班委人选

由于学员人数多,为了更好开展工作,便建议楚老师分设中学班、小学班的班委。楚老师说:“你对学员相对较熟,你先私下里找人选谈吧!”其实都是陌生的很,我对刚来的学员也不熟悉,便问询一些学员,听她们举荐说贺宁老师。我还不认识贺宁老师,便问老乡哪个是贺宁老师?老乡指了指同排靠走道的一位女老师说,就是她啊。

贺宁老师一头短发,眼很有神,给人感觉很干练。我便简要的说了下班委的一些日常事务,便征求她意见。贺宁老师很爽快答应了,并另提了一名人选李姣凡老师,班委总算有了着落。

热心的李蜀南老师

为了汇报音乐会节目,我们班委几个人利用课间休息间隙进行讨论。在这次讨论中,我初识李蜀南老师。

随后的几次接触,老师都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从积极参与活动组织到多个节目的参与,从认真督导节目排练到节目定稿的积极畅言,满满的都是正能量。忘不了早上、夜间,你和学员在108室的排练,忘不了刚结束课后,音乐厅前台集中的身影……

停电结缘的几个人

由于校区电路检修,那天上午休息,在学五食堂吃过早餐,觉得没事,便在校园漫步。恰好遇几个学员,便相约到琴房。

一路走来,才知道他们的名字:李峰党、陈桃枝、曲向斐。在琴房,我从峰党的演唱风格询问,才知和我们老乡是校友同学,都是一个声老师。他的即兴伴奏很有激情,让唱歌的很能带动情绪。

陈桃枝老师歌路很宽,会唱许多歌,还会地方戏,但她总说自己是白嗓子,不会用方法。我简单给她提了几点建议,让她试试找感觉。她说很羡慕我们能弹能唱的,希望自己也能学学。她是一个直言直语、性格豪爽,热爱生活的人。

老师看起来很内向,琴房里,在我们提议下,才唱了一首歌。她唱的歌整体不错,只是稍显内敛了一些,若再放松、大方点,歌曲表现力会更强。在我们的掌声中,老师感觉很不好意思。我们说,有你这声音条件,多加练习,再多点自信,是很优秀的呀!

一路同行返洛

10日上午退房,在大厅遇到了几个学员,有一同练习花枪的吴姗姗,还有宋云玲和李圆帆,一问和我们同车次,我便笑说,我们是最后一班人了。

看时间还早,坐大厅侧沙发等候,在闲聊中打发时间。等时间差不多,我们一行才到河大南门乘车去车站。随着公共汽车的启动,河大也渐行渐远。西司桥、包公祠、鼓楼广场……仿佛如来时的匆匆掠过,别了河大。

检票口,K32停发的告示让我挺开心(幸好昨天改签了车票,真要谢谢陈盼了)。一切顺利,车没晚点,踏上返乡的火车,心里竟有些许留恋,别了开封,别了河大!

读书人网 >中考话题作文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