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维特之烦恼》读后感600字范文一
《少年维特之烦恼》读后感600字
维特死了,那个青衣黄裤的少年,用一把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我静静地合上书页,仿佛听到了那“砰“的一声,一切都须臾即逝。但我的脑中一直不断重复着维特死之前说的那段话,“我要先去啦,去见我的天父,你的天父!我将向他诉说我的不幸,他定会安慰我,知道你的到来,那是我将奔向你,拥抱你,当着无所不能的上帝的面,永远永远的和你拥抱在一起!”这样声嘶力竭的呐喊,听起来是那样哀恸和绝望,他只能把他们的爱情带入坟墓,祈祷着上帝能洒下同情的泪水,让他们的爱情开出花朵。这样伟大而又高傲的一个人,在爱情面前却是那样的渺小和可怜,也许他早就预料到自己的结局,因而他告诫后人,“做个堂堂正正的男子汉吧,不要步我的后尘。”维特所不知道的是,他的举动已经吞噬了广大青年的心。没有人觉得他不伟大,因为不是所有人都有为爱而死的勇气。诚如他自己所说,“人世间只有很少高尚的人肯为自己的亲眷抛洒热血,以自己的死在他们的友朋中鼓起新的,百倍的生之勇气。”尽管维特的做法有些决绝,这样极端的爱也许会让活着的人背上沉重的负担,甚至失去爱的勇气,但维特还是义无返顾地做了。
在最后一次见绿蒂时,他双眼噙满泪花,为绿蒂读了几首莪相的诗歌,在念到最后那句“明天,有位旅人将到来,他见过我美好的青春,他的眼儿将在狂野里四处寻觅,却不见我的踪影。”绝望的维特一头倒在绿蒂身上,两人灼热的脸依偎在一起,再也控制不了的狂吻起来。这是他们唯一的一次亲近,也是最后一次。维特心中只有一个强烈的想法,他要为绿蒂死,不是绝望,而是信念。
《少年维特之烦恼》读后感600字
花了几天时间读完了歌德所著的《少年维特之烦恼》。这本书刻画了一个多愁善感的年轻人维特寻找自我直至崩溃的心路历程。在此书中,一个热情洋溢的少年维特,因为邂逅了一位已订婚的少女绿蒂,并对她一见钟情无力自拔,而陷入了感情煎熬的无底深渊。经过长期的挣扎,最后因为感到爱情的无望,而走上自杀这条路,这个悲惨的结局,是多么令人惋惜与感伤!
在歌德笔下的维特,虽然拥有许多过人的天赋,在事业上有突出表现,但却不会安排自己的感情生活。他的过度多愁善感让自己的感性淹没了理性的判断力,而陷入意志消沉的境界,而无法开展亮丽的人生。最后,这脱缰的热情,由于没有受到了解与适当宣泄,而沦为为爱结束生命的悲剧。
这种感情深处的美丽与哀愁,为何总是没有标准答案?
例如英国温莎公爵不爱江山爱美人的洒脱;或吴三桂一怒为红颜,引清兵人关的蛮干,又何尝不是为了一个“爱”字。
我想,很多悲剧的产生,都是由于当事人以为人生只有“是”或“不是”两种抉择而已,如同莎翁笔下的哈姆雷特一样(tobe,ornottobe)。事实上,人生应有很多第三条路可以选择。只是我们往往太执著,太死心www.reader8.net眼了,而无法自在生活下去。
诚如武者小路实笃所言:“花开自在。”花就是花,不管我们从哪一个角度看它,不管我们用什么心情看它,它依然是它,花开自在。或许,我们应该学习这种“自在”的人生哲学,那么许多生命中的困惑,将可迎刃而解。
可怜的维特,他用一曲死亡的葬歌成全了所有人的解脱。这样惨烈的爱情,这样伟大的牺牲,让人不禁潸然泪下。我相信,维特那朝圣者灵魂,将伴着着他飞向那无所不能的上帝。
《少年维特之烦恼》读后感600字
维特的伟大绝不仅仅是指他为爱情的牺牲,更体现在他是一个自然真实的存在。自然是他检验一切的准绳。他喜欢接近自然,在他眼里自然有诱人的力量,令人砰然心悸,能够让他享受生的乐趣。“每当我周围的可爱峡谷霞气蒸腾,杲杲的太阳悬挂在树梢,将它的光芒从这儿那儿偷射进幽暗密林的圣地上来时,我便躺卧在飞泉侧畔的茂草里,紧贴地面观察那千百种小草,感觉到叶茎叶间有个扰攘的小小世界,于是我感受到按自身模样创造我们的上帝的存在,感受到将我们托付于永恒欢乐海洋之中的博爱天父的嘘唏。”;他亲近自然的人,天真的儿童和淳朴的村民,他毫不掩饰的说,“那些能像小孩儿似的懵懵懂懂过日子的人,他们是最幸福的。”;他内心十分鄙视那些迂腐的贵族,虚伪的市民和那些“被教养坏了的人”。他主张艺术皈依自然,让天才自由发挥,在他眼里,“只有自然才是无穷丰富,只有自然,才能成就大艺术家。”他向往荷马史诗朴素原始住民的生活,推崇民间诗人莪相的诗歌,他重视自然真诚,十分看不起矫揉造作的贵族,对阿尔伯特的冷静理智十分不满。他之所以这么深爱着绿蒂,也是因为绿蒂的天真无邪,行为举止中处处透露着一个少女可爱的自然本色,让他无法自拔,愈陷愈深,在最后的阶段,当内心的狂躁即将撕裂他的胸脯,扼紧他的喉咙时,他疯狂地在冬夜的原野奔腾,只有这样,他才能让自己囚禁的心得到释放。
维特最终还是选择了死亡,三个人的生命,他选择牺牲自己。书的扉页上写着,“哪个少年不钟情,哪个少女不怀春”,这最神圣的情感,然而却总有惨痛迸发出来,于是青春演绎成了一首葬歌,我多么想为维特写上墓志铭,“为了爱,你来到这个世上”,如今他又带着爱离开,也不枉里这世上走上一遭了。更何况,维特永远活在青少年的心中,诚如郭沫若所说,“这是一部永远年轻的书,是一部青春颂!
编辑推荐:
更多读后感范文进入读后感大全:http://www.reader8.net/duhougan/
更多读书笔记范文进入读书笔记大全:http://www.reader8.net/dushubiji/
《少年维特之烦恼》读后感600字范文二
近日,借着假期的闲暇,我阅读了德国作家歌德的着作《少年维特之烦恼》。闭上眼,主人公维特的形象立刻浮现在我的脑海中。想着维特的故事,不禁使我思绪万千,心中有太多的话儿想告诉这位悲情的少年。
《少年维特的烦恼》讲述的是一位才华横溢、热爱自然的青年维特独自一人到青山幽谷、晨曦暮露的小山村,他尽情地沉醉于这梦幻般的自然景色中,怡然自得。这种惬意的日子没过多久,维特在一次舞会上认识了一位年轻美貌的姑娘绿蒂,并深深地爱上了她。可谁也没想到绿蒂竟然已经订婚了,她的忠诚使她无法将自己的爱情献给维特。这无疑是给热恋中的维特一个沉重的打击,一系列的烦恼也随之而来,他只好告别绿蒂,不舍地离开了。
歌德描写了维特跌宕起伏的感情波澜,在抒情和议论中真切、详尽地展示了维持思想感情的变化,将他个人恋爱的不幸放置在广泛的社会背景中,对封建的等级偏见、小市民的自私与守旧等观念作了揭露和批评,热情地宣扬了个性解放和感情自由。
看完了这本书后,我很同情维特,也很理解他为何如此烦恼。但同时,我也懂得了一个道理:在生活中,我们无论遇到了什么烦恼,什么挫折,都不能像维特一样选择逃避,人生的道路不可能都是平地,不可能都布满鸟语花香,我们绝不能跌一跤就说没路好走,就放弃。生活中,我们无法回避挫折,只能面对。重要的是在挫折中能坚持到底,永不言弃,直至击败挫折。
所以我们要勇敢面对生活。维特,他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六年级:糖白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