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阅读课上,我一口气读完了老师发给我的新书《神龙报恩记》。这本编号为46的小书是 “我爱阅读”丛书中的一本。
一拿到新书就被书的封面吸引住了。厚厚的黄色胶版纸书皮摸上去光光的特别舒服,“神龙报恩记”五个大字反复触摸还有点凸出来的感觉呢。【你是不是也有这种感觉,喜欢一本书,总喜欢反复地用手摸来摸去,这种感觉就叫做“爱不释手”】
封面的右下方有一位漂亮的大姐姐,红红的脸蛋,大大的眼睛,弯弯的眉毛,黑黑的头发,齐齐的刘海儿,右手拇指和食指轻轻捏着一枚银针,挑着一根细长的线,正在绣花呢!
大姐姐的左边有一条巨龙,大大的嘴,金黄的犄角,银色的脑袋,珍珠一样的眼睛,看上去栩栩如生,像活的一样。大姐姐的右边斜上方有一只长着一双白色翅膀的猫,下面有一条样子像乌贼一样彩色的鱼,感觉那触角似乎都在游动。【学会读题目和封面,有时能帮你预测故事的主要内容】
欣赏完封面,我就迫不及待地打开书读了起来。原来封面上的大姐姐叫刘娜依,是一个小小的绣花女,她和奶奶相依为命。她会绣“长着彩色羽毛的鱼,长着白色翅膀的猫,长着两个银色脑袋的龙。”更神奇的是她绣出的动物都活灵活现,跟真的一模一样!有一天,它们都活了,会说话了。它们感谢刘娜依给了它们生命,要报答她。刘娜依却给了它们自由,只是要它们不要忘记她。后来刘娜依和她的村民因匈奴入侵,都被关进了监狱。这时以前瞧不起刘娜依的村民才想起她,于是刘娜依又绣了和前面同样的龙、猫、鱼,他们同样又活了。最后神龙带领它们的同伴打败了匈奴人,解救了村民,刘娜依从此也受到了人们的尊重。神龙报恩的故事也成为当地一个美丽的传说。【围绕题目的“报恩”简要叙述故事的主要内容】
读完这个故事我想到了两个词:一个是“善有善报”。
这个故事和我国的一个神话故事《神笔马良》有点像,马良靠他的一支神笔,弃恶扬善,帮助了穷苦人。刘娜依依靠她的刺绣,靠她的一根银针,给一些动物赋予了生命,给了它们自由。他们都很善良,最后都得到了幸福。【读完书,有时需要把书合上,默默地想一会儿。这样有助于你对故事的理解。这时候你想到的人和事一般都是你最真实的想法。】
另一个词就是:“知恩图报”。小神龙都懂得报恩,动物尚且有情,更何况万物的灵长——人呢?
想想父母,不仅给了我们生命,还为我们的衣食住行操碎了心。我们受伤,父母比我们还担惊;我们生病,父母比我们还焦虑;我们快乐,他们比我们还高兴;我们取得一点点成绩,他们比我们还兴奋。“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父母生我养我,我们又该如何报答呢?我们又该如何学会感恩,学会做人呢?【读书的另一个目的就是提升我们的认知水平和情感,所以最后还是要紧紧围绕“报恩”去拓展,去联系自己的实际谈感悟。】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五者备矣,然后能事亲。事亲者,居上不骄,为下不乱,在丑不争。”【结合《孝经》的有关警句谈对感恩,对孝敬的理解,文章才更有说服力】
诵读《孝经》,在与圣贤同行的过程中,我渐渐明白了感恩父母就要学会珍惜自己的生命,就要学会对父母恭恭敬敬,就要懂得为父母的身体担忧,尽量让父母快乐。我也要做一个懂得感恩的好孩子。
【结尾一般要照应一下题目,总结怎么做才是学会感恩】
【让二年级孩子写读后感实在是有点儿难为他们,我也生怕这样要求会剥夺了他们阅读的兴趣。所以每次一布置让学生写什么,我都有一股想写的冲动,一是希望学生学生能从自己的文章中习得一点儿读书写作的技巧,布局谋篇的思路,二是希望能以自己的言传身教带动学生去读去写。这套《我爱阅读》丛书好像专为我们班孩子量身定做,班里60个孩子,60本书,正好一手一册。我向学生保证:我要一本本向你们借着读,并坚持和你们一起写。只有我先读了,我才有号召学生读书的资格。只有我先写了,我才有要求学生写的权利。】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