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日几天假期,儿子在整理房间时,也把自己的书柜整理了一下。
儿子用了将近一个小时的时间,才把书柜整理好。并邀请我前去检查。我看着放的整整齐齐的书,问儿子:“你是怎么整理的?”儿子指着一层层的书,对我说:“妈妈,你看,这书柜的最上面一层放的是我以前看过的书。因为已经看过,现在不经常拿动,所以放在了最上层,但你放心,不是‘束之高阁’不闻不问呀。第二层放的是古诗、故事等读物,你看,这是一套语文课标必读,这是一套数学课标必读。第三层放的是一些名著。这两层基本上与自己的视线相平,更能吸引注意力。我把订阅的一些杂志,还有工具书放在了最下面的一层,这样容易拿到。还有,我把自己小时候看的这些书收拾好了,可以送给比我小的小朋友,让他们看。”
看着儿子这一个小时的“战果”,听着儿子的解释,我都有点感动了。儿子是一个爱读书的孩子,也很会保护书,但对书柜的整理却没有那么及时,经常是我帮他整理,而我整理时,也常常是为了排列的整齐,把同样大小的书放在一起。今天儿子把同类的书放在一起,看起来书柜上没有原来那样整齐,但是这样更便于找书,更利于平时的学习和阅读。看来,把该孩子做的事放给孩子,他们一定能给我们一个惊喜,一个满意的答案。
孩子的书柜是孩子吸取精神营养的宝库,我们不妨经常让孩子自己整理一下,这样做会有很多的好处:一、可以锻炼孩子的分类整理能力。2、可以就此入手,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3、在整理的过程中体验劳动的乐趣。4、回顾自己的阅读历程,体验读书的快乐,感悟书的价值,进一步激发孩子读书的兴趣。5、培养孩子的创造性。即使孩子的整理不那么让我们满意,但毕竟那是孩子自己的劳动成果,在整理的过程中,他们付出了劳动、开动了脑筋、激发了思维、锻炼了手脚,真是百益而无一害呀,我们何乐而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