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载一船星辉在斑斓里放歌
——柳文生中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成员个人总结
安阳市南关小学 徐文祥
自从加入柳文生中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以来,我个人在学习和工作中有了非常明显的提升和进步。
一、读书学习方面
加入名师工作室以后,我个人有了更加明确的方向。首先是要求建立自己的个人档案,我列出来了自己的工作规划,在一年中,自己完成了这样的规划。尤其在学习方面,自己自费订阅了《小学语文教学》《小学语文教师》《中国教育报》《班主任之友》《中国教师报》等报刊杂志,加上学校的订阅的《教育时报》等报纸,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和理论,并做了几万字的读书笔记和摘抄。
在这一年里,我还阅读了不少的经典书籍,比如胡适的《四十自述》、《夏尊教育名篇》等教育家著作,购买了关于语文课堂教学方面的书籍70多本,并且阅读了干国祥《生命中最好的语文课》以及《理想语文》余映潮《语文教学设计技法80讲》等。大大提升了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此外阅读了止庵的《惜别》、北岛的《城门开》、袁珂的《中国神话传说》、刘醒龙的《天行者》以及《希腊神话与宗教》等社科名著,提升了自我素养。
2015年10月,自费到濮阳参加《教育时报》组织的“首届河南最具影响力班主任”颁奖典礼的观摩学习活动,接受了思想上的洗礼,用身边的榜样给自己树立目标。
今年的5月份,参加了省教育厅组织的“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的培训者培训,到郑州广播电大学习一周,对我个人的信息技术能力和课堂教学有了新的提升。
二、外出交流讲座
在这一年当中,我的学习和进步是很明显的。工作室内部召开了多次交流和研讨活动,成立之初,和工作室成员一起研讨制定了读书规划,“四大名著与教育”的阅读写作交流。之后2016年3月,又在和刘丽丽中学语文名师工作室联合活动中,我做了《教师阅读的三重境界:从吸收到批判再到构建》的主题讲座。这一主题讲座随后又在5月份的林州市直三小,和老师们进行了深度交流,对老师们寻找阅读方向和突破阅读瓶颈给予了有效的指导。
3月18日,在南关小学和夏鹂语文名师工作室的老师进行了课堂教学技艺方面的交流,做了《做一个独立思想的语文教师》,讲了自己在课堂教学实践方面的做法和思考。
4月23日世界读书日,我又应邀在洛阳高新区孙旗屯小学和当地几百名老师以及河南各地的几十位老师进行了读书交流,做了《教师阅读和班级学生阅读》的主题讲座。
我随着名师工作室对外进行了多次交流。比如4月份到鹤壁山城区第七小学和浚县善堂镇中心学校上了两节观摩课,并对这节课以及自己的教学实践和参与学习的老师进行了交流。
今年的3月、5月,作为安阳师院国培特聘讲师到济源送课下乡四次,做了《解读陆游和唐婉的爱情——从陆游的诗词中追寻爱情的永恒》《小学识字写字教学》《小学习作教学》《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等主题讲座,对自己的教学思考和实践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总结,给老师们带去了有效的指导和思考,并上了观摩课《伯牙绝弦》。
5月份,受安阳师院国培项目安排,到安阳县水冶给老师们做了两场讲座,分别是《做一个独立思考的语文教师》和《朗读和朗读教学》,从理论到实践的指导,让老师们现场感受到了学习交流的效果。
5月底,应邀到河北唐山给当地七百名小学班主任做了《道法自然,敬畏生命——我的班主任手记》主题讲座。对自己在班级管理方面班主任应该具有的基本素养进行了诠释,用生动的案例,总结提升了自己在工作中12个关键词,取得了良好效果。
6月份和柳文生老师到洛阳龙门二小和湖北仙桃上了观摩课《文思如泉小诗人》的儿童诗写作课。生动幽默扎实有效的教学,赢得了同行们的赞叹,当地的媒体也进行了宣传报道。同时还做了《我的语文课堂观十二条标准》的主题讲座。
进入暑假,我应邀在三门峡、鹤壁、新乡长垣、信阳光山、安阳汤阴等地给学校或者新上岗老师进行了主题培训。参加了河南杏坛网研社第二届年会,并作为最后一位压轴讲师,同时点评了几位发言人的演讲。此后,作为杏坛网研社的导师,即将带两位学员一同进行一年的共同研修。
三、个人荣誉成绩
加入名师工作室以后,我个人也有了很多的平台,除了外出的交流学习,通过柳文生老师推荐还参加了2016年的河南十大语文年度人物评选活动,最后荣获本年度的十大语文年度人物荣誉,在周口郸城县进行颁奖,同时聆听了魏书生、贾志敏、韩军等全国名师的课堂和报告。
2015年,在不断坚持读书,推动读书活动中,参加河南教师读书会,带领全省五百多位教师每周交流读书活动,被教育时报、河南教师读书会评选为“2015年年度优秀读书会员”。
在不断的实践、思考、总结的前提下,在去年被评为安阳市第六批市级骨干教师。
2015年9月,参与柳文生老师主持的《文化素养和语文教学》省级课题研究结题。
长期坚持写作,在《教育时报》发表《尊重是家校合作的金钥匙》等文章多篇。
在《师道》杂志发表文章《夏尊:没有文凭的教育家》和《今天,我们为什么把陶行知弄“丢”了》两篇文章,每篇文章5000字。
2016年一来,我的个人微博记录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划分为教育、教学、成长、读书和生活五个方面,经过删减,总结了15万字的书稿,并以《道外微言——徐说教育系列之一》为书名,目前已经定稿,由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进入印刷阶段。
四、教育实践科研
为了在教学实践中提升自我素养,我在学习过程中,不断的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进行创新,并且开发自己的新课研究。在学校上了《普罗米修斯》和《桥》两节公开课,这两节课都是在我许多年前就希望拿出来自己的思考进行尝试的课堂研究。通过自己对前几年工作中“我知道——我发现——我认为”三个层次和主问题的课堂结构的实践,更加让自己的课堂教学理念日渐成熟和清晰。在文峰区名师工作室联盟展示活动中,我为此准备了一节群文阅读课,《唐诗中的孤独——孤独是一种情怀》,这节课在我的教学实践中算是又一次的自我突破,不但是课例的新形式,更是在课堂思考方面有了自己的新见解。2016年暑假,应新乡市长垣县凯杰学校的邀请,并再次对这节课进行展示研讨,并且有了改进。同时,我对自己在此之前以及本次实践中的思考进行了梳理和归纳,和老师们进行了关于“群文阅读”的主题小讲座——《群文阅读纵横谈》,谈了我对目前群文阅读状况的分析,以及我对群文阅读的诸多观点,提出了自己对群文阅读多数还停留在横切面的表层,缺乏纵深面的深入的看法。得到了大家的认同,并且有老师反馈,并且希望在自己学校进行这样的尝试。在课堂教学方面的探究,是我今后发展的目标。2016年暑假,应三门峡市教师进修学校邀请,给老师们上了一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的观摩课,这节课同样是我对这篇课文独特解读的一个课例,为了把自己的研究落在实处,我特意选择了这篇文章进行教学。再次去印证我的思考。赢得了大家的赞同。
不断在实践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离不开专精的研究。近半年来,我和另外几个老师,一起开展了一项较为长时间的研究课题——《于永正语文教育思想研究》,阅读他的教育专著,同时对课例进行许多人的研讨交流,写出自己对课例的评点,把这些学习的成果运用到自己的实际教学之中,通过我的体验,我发现自己在不断进步,尤其在三门峡的那节课和开学这两天的体验,就已经充分感受到了这种研究成果对自己课堂教学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