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再谈“愚”的精神作文

发布时间: 2017-04-12 10:43:33 作者: rapoo

再谈“愚”的精神

愚公移山这样一个流传数千年的故事之所以一直被人称颂,主要是由于愚公的形象代表着一种精神,那就是排除千难万险、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顽强精神。无数的实践证明了这样一个真理,即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需要愚公移山的精神。众所周知,中国共产党历代中央领导人都十分推崇它,是崇尚它寓含的精神。

我们大家耳熟能详的成语故事《女娲补天》、《后羿射日》、《精卫填海》、《邯郸学步》、《叶公好龙》等,也都有着非常深刻的哲理。但是在众多的神话、寓言中,只有《愚公移山》能够从寓言故事升华为民族精神。我认为愚公移山精神的可贵之处,主要体现在他想了常人不敢想的事,做了常人不能做的事,付出了常人难以付出的努力。我们这个时代仍然需要这种精神。如果用对立统一的观点去看待这一精神,我认为它主要体现的是:

一、大愚就是大智。

愚公看似愚蠢的移山壮举,他的伟大理想和行动,最终感动上帝。而对愚公的行为冷嘲热讽的智叟,貌似聪明却成为后人的笑柄。如果人人都像智叟那样只求眼前利益,怎么可能会有“神舟”的发射成功,哪里会有我国近年来的辉煌成就?哪里会有时代的发展、人类的进步?

二、创新即发展。

太行、王屋二山挡住了愚公的去路,无法与外界取得联系。于是愚公才有了这种大胆的、貌似不切实际的想法却体现了人们不断克服困难、走向广阔天地的强烈愿望。我认为这一点对我们来说特别有启发意义。面对高职院校地发展形势,我们必须关注今天、思考未来。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说过:“一个民族有一些仰望星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一个民族只是关心脚下的事情,那是没有未来的。”这也提示我们,大到国家、民族,小到单位、个人,包括我们的学校,我们的专业都要关注未来的发展,不要等到未来已经成为现实的时候才手忙脚乱。

单位的发展靠的是每位员工的全力付出,应该为他们营造良好的学习、钻研的氛围和环境,唤醒教师自我发展的意识;而不是当他们有着一份求知的狂热之心,有所需求时,拒之于千里之外。

当然,作为发展中的个人,也一定要明确自己的目标,增强自我发展的动力;要做学习型的教师,不断使自己的专业知识系统化;要做研究型的教师,不断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要做实践型的教师,不断增强自己的动手能力。

总之,“老三篇”的推崇和学习,就像一场及时雨,在注重物质利益的今天,受到一次心灵的洗涤;使我们日渐浮躁的心慢慢地趋于平静。

有句话说得好: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不管是在什么时代,愚公移山都是值得推广和发扬的精神。

让愚公的精神伴我们前行!

读书人网 >一年级作文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