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的第二天,下午第三节刚上课,苏振宇就报告说他的文具盒丢了。我以为他落到哪忘了,就让他再找找,可他很肯定地说,第二节下课时他把文具盒放在抽屉里了。这时,我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一定是有孩子趁苏振宇不在时偷拿了他的文具盒!如果真是这样,这种现象必须扼杀在萌芽状态里,否则,对那个孩子,对整个班都会后患无穷。这个孩子是谁呢?我必须在放学之前找出来,不然,文具盒一旦被他拿回家,他就很难再承人错误了。想了一会儿,我装作什么也没发生,而是说:“这节课,我们来做一个小游戏,大家喜欢吗?”孩子们都很兴奋,我让大家以最快的速度收拾好书包,并把书包放在课桌上,坐好,然后又说:“这个游戏的名字叫'我是小警察',我们的班长苏振宇把他的文具盒藏在了咱们班的一个地方,如果谁找到了,谁就是小警察,大家愿不愿意当小警察呀?”孩子们大声回答:“愿意!"于是我宣布:“游戏的第一步——先从自己的抽屉和书包找起,看谁先找到文具盒,谁就是小警察!”孩子们纷纷行动,又是翻书包,又是低头看抽屉,而我站在讲台上仔细观察每个孩子的表现。终于,我发现马**磨磨蹭蹭,就是不翻自己的书包,我心里有了数。结果可想而知,孩子们都没有找到苏振宇的文具盒。我灵机一动,说:“孩子们,苏振宇太厉害了,他把文具盒藏得太秘密了,大家回去后再想想,老师相信明天一定会有人找到的。”当我说完这些话时,我瞟了一眼马**,只见他低着头把书包抱得紧紧的,随时准备放学。我走到他跟前,悄悄地说:“马**,老师看你找得最认真了。相信你一定能把文具盒找出来。放学后你能给老师谈谈你的想法吗?“他低着头,轻轻点了点头。放学时间到了,孩子们都出去站队了,教室里只留下了马**,我组织孩子们放学。等我送完队回来时,马**规规矩矩地坐在自己的座位上,手里拿着一个文具盒,见我进来,赶紧说:”老师,我找到了苏振宇的文具盒!“我故作惊喜,一语双关地说:”你真了不起,老师相信你,你没让老师失望!“”你能告诉老师你是怎么找到的吗?“我期待地看着他,希望他能如实回答,可他却说:”刚才我找的不细心,后来我又找了找,发现苏振宇把文具盒藏在我的书包里了。“看着眼前的孩子,我既欣慰又沉重,欣慰的是孩子毕竟把文具盒拿出来了,说明他已经用行动承认了错误;沉重的是孩子年纪这么小,竟如此有心计,会说谎,看来马上让他完全承认错误,不太可能。于是我说:”老师能希望你明天亲自把文具盒交给苏振宇,好吗?“他使劲点了点头。晚上,我把这些情况和孩子的母亲进行了沟通,第二天早上一到校,马**就把文具盒交给了苏振宇,第二节大课间,他又走进办公室,把真实情况给我说了一遍。看到孩子完全认识并改正了错误,我的心一下子轻松又喜悦。当孩子犯错时,我们要给他认识错误、改正错误的时间,因为爱心和耐心是打开孩子心锁的最好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