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相信孩子
某一学校月考,操场黑压压的一片,初三师生全体出动,初二也不例外,走廊里、过道里全是,横着的、竖着的、蹲着的、坐着的。领导去巡场时有一个班的孩子一半在室外走廊,还有一半学生在室内,但是室内的孩子们没有趴在桌子上而是蹲在了桌子间的过道里,把卷子放在板凳上。当领导走进教室时,老师竟又严厉的对着靠墙的过道里的孩子说:离桌子再远一点!
我们为什么不能相信孩子,让他们都坐在自己的座位考试?
我们不妨思考一个这样的问题:我们考试的目的是什么?
我们考试的目的是检测学生近段的学习效果,为下阶段的学习找出方向。考试的主体应该是学生,应该是让学生明白他们学会了哪些东西,还有哪些东西没有学会,查漏补缺,总结方法。考试是他们自己的事情,老师只是他们的助手,帮助他们组织考场。可是现实是,老师把考场布置的严肃苛刻像刑场,监场的老师都像在防贼一样盯着一个个有嫌疑的学生,而家长把这个考试分数的作用扩大化,这时考试就变成了被动考试,学生会认为这是给老师考的、给家长考的。主体变了,考试分数出来后成了老师的事情,做考情分析,找学生谈话,他们又被动的接受成与败的果实,考试的目的变味了,考试的结果还重要吗?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得到了我们想要的真实成绩,但是我们丢掉的是对学生的信任和学生自我分析的内驱力。严厉没错,但是有时方向比努力更重要!
这不妨又让我想起前几天给化学国培班的老师上课时,一个化学老师提出的一个问题。他说,有一次他让学生把新发的练习册的答案撕下来交上,只留了一份给课代表备用。但是这个答案还没有交给课代表就在课间不翼而飞了。他问我假如是我遇到了这样的事情我会怎么处理。我又追问了他的处理方式,他说:“先是在班里说谁拿了,我知道是你拿错了,你这样是不对的,下课再放回去,但是没效果。后来又让每个学生写一个嫌疑人的名字,还是没查出来,最后想搜他们抽屉,但是为了尊重孩子我没那样去做。”我说:“你的这三种处理方式是三种教师的类型,第一类是‘严厉型’威严压倒一切,但是结果是没人敢承认是自己拿的。第二类是警察型,举报制。第三类是侦探型。费尽周折我们还是没有把答案找出来。我想问的是你觉得那份答案就如此重要吗?答案的目的是什么?我们不相信他们让他们把答案交上来,所以他们才会以牙还牙把唯一的一份答案偷走。曾经有一个故事,他是个很勤奋守纪的学生,但是他的同桌却总喜欢投机倒把看答案,但是结果是同桌考上了清华大学,而他却只考了一个一般大学。他就问他的同桌为什么他抄答案能抄出那么好的成绩,他的同桌告诉他,他看的不是答案是答题的思路。从这个角度来看,‘抄’答案也能‘抄’出好成绩。既然这样我们就没有必要费劲周折去撕答案去找答案了。”从这个案例上我总结出两点心得:一,方向比努力更重要,这位老师费尽周折,做了一件错误的事情,目的错了,所有的努力都是无效的。第二,老师的理念和方法决定了学生的生命质量。老师的理念是错误的,首先是他不相信孩子,让孩子把答案交上,生命受到了不尊重。第二是方法错误,他没有引导学生如何使用答案没有引导学生把答案当做拐杖,不会的时候再去答案中找思路,方法错了,方向就偏离了,结果就偏差了。
所以,在生活中我们要相信孩子,尊重孩子的生命!孩子所有的反叛都是我们不相信的结果!就像如今的高效课堂,我们相信孩子,我们的孩子就会在课堂上给我们一个个的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