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照片中的触动 十二月份教学反思作

发布时间: 2017-04-16 10:47:12 作者: rapoo


题记:课堂上总是有感动和惊喜,及时地保留下这珍贵的瞬间,给心灵更多的触动和反思。

触动一:合作方式

照片中的冯俊华正在很认真地跟着李云环读句子,而李云环也非常有耐心地纠正着他的发音,这样的学习情景让我的心突然触动了一下,一股暖暖的感觉蔓延开来。说实在的,班上已经出现了两级分化的趋势,后面的孩子总是学困,而且他们压根也不想学习,最早在小组中学习,一段时间后,大家都有意见,因为他们不学习还影响大家学习,考虑到整体利益,无奈之下,我只有把他们的座位安排在四周,这样能保证纪律不受影响。于是,他们这些孩子就好像是另一个世界的人,大家在忙着学习,而他们一双迷茫的眼睛望着大家无所事事。虽然他们也没有过多的影响大家,可是我总觉得他们和“我们”是两个世界的人,我不知如何救他们。

而这张照片却给了我很多灵感。我们为何要他们受小组的局限呢?我完全可以把他们单独成组,进行一对一或一对二的教,一个优等生负责一个或两个学困生,只教他们最简单的就可以,他们会更加乐学,优等生因为讲解少,也会得到更多解放,自己行走的空间更大,走的也自然最快,我们做到了培优;小组里面让中等生做组长,负责其他三个组员学习,因为老师要先对组长检查,然后他们再去给其他组员讲解,他们自然有压力,当然也会因为受到老师重视而努力,抓好中等生就抓住了成绩,这一切都只需我们转变一下合作的方式而已。

照片中的触动 ——十二月份教学反思作文

触动二:站起来的效率

检查孩子们的预习情况很是生气,班上没有一个孩子认真完成,于是,我让他们全部站起来重新预习,谁完成谁坐下。于是,在很短的时间内,孩子们都陆续坐了下来,我不禁一喜,学习效率这么高?站起来后没有了做下来的安逸,人的精神就会集中,学习效率高很多吗?我决定再试一下。第二天背诵对话,我规定十分钟内谁背会谁坐下,没想到孩子们大部分都能完成,要是在平时,他们可不会这样快,可见人一旦没有了支撑点,就更容易去努力了。

现在,只要是背诵或者小组讲题,我都会让学生站起来完成,十分钟的站并不会影响学生身体,但是对我们的课堂却是很大的改善和提高。其实孩子们每堂课都坐着也不好,站起来活动一下更有趣。到封丘建勋学校学习的时候,发现他们的学生也是站客,背诵、板书还有小组活动统统和站和走有关,孩子们忙的不亦乐乎,这样的课堂丰富,有趣,健康,是运动中的课堂,是动感中的快乐。

照片中的触动 ——十二月份教学反思作文

触动三:尴尬的展示

尽管在背诵展示方面给了孩子们很多的鼓励,但是我们还是会发现,上台展示背诵的也只是少数的几个孩子而已,其他的孩子也会背,但是就是胆怯或不想表现。这可怎么办?这个舞台总不能只属于几个孩子吧?可是怎样才能调动积极性呢?硬性规定总是不合适的,总等待也浪费时间。

我想到了分层管理,孩子们不敢上是因为害怕,害怕出错,害怕被人笑话。那么,我们的展示不搞评比,只给掌声,只要上台的孩子我们都以掌声作为奖励;还有我们分层展示,让中等生先上,他们可以拿自己的小卡片提示词吗,而优秀生,我们让他们在同一起跑线上pk,看谁背的最熟练,感情最丰富,手势最恰到等;而成绩差的孩子我们要求他们讲上节课学过的知识探究,这对他们来说容易,没有难度,这样的话,每个孩子都有机会表现了自己。我想,刚开始的时候,老师必须有足够的耐心,不能因为某个环节的不尽人意就放弃整个课堂,我们要在不断地琢磨中,锻炼孩子们的胆大和善于表达。

照片中的触动 ——十二月份教学反思作文

触动四:评比的意义

有小组合作自然就有评比,大多数情况下大家采用的是计分的方法,展示一次加2分,回答对一个问题加一分等,然后看哪个小组的得分高,这样的评比方式虽然能提高孩子们的积极性,但是,奖励的问题又是一个问题了。最初,我也是这样,可是,我没有奖品,哪怕是一个笔芯都成问题;后来我改成给家长发信息的方式表扬,让家长奖励等,但是,这终究是一个问题,我们的教育会让孩子们陷入误区:学习是为了奖励,奖励才能让我学习。

那么,我们该如何做呢?我想起自己在评比中画出的花,最初的时候,我把每个小组都画成一朵四个花瓣的花,每朵花里都写上每个人的名字中的一个字,哪组做的好,哪组就是红花,这个方法也不错。但是,现在的方法我觉得更好。我把每个小组先设计成一个一个花茎,每个孩子都是一个花苞,一堂课下来,谁的花苞开放出花瓣谁就是最美的花,孩子们谁不爱美呢?大家都愿意让自己的花开放,只要老师多创造机会,每个孩子都会开花。

每一张照片都给我带来了诸多的思考和反思,让我在不断破坏中反思自己,完善自己。感谢孩子们,你们总是能给我带来更多的惊喜,更多的触动。新的学年,老师会更加努力,让我们一起携手前行!

读书人网 >优秀作文精选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