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的那些事(常文雅)
“又回到最初的起点,记忆中你青涩的脸,我们终于来到了这一天,桌垫下的老照片,无数回忆连结”一路哼着胡夏的《那些年》,回想起初三一起走过的那些年---还没结束就已让我怀念。
开学--初三前奏
“啊,我的初三来啦!”我大声呼喊一句,就飞快地向学校奔去。教室里是一个假期没见的老同学,大家脸上都洋溢着笑容,兴致勃勃地谈论这假期里的趣事,仿佛初三并不代表什么。过了不久,老班来了,不苟言笑的他开始强调初中最后阶段的重要性,要我们不要松懈我想起了以前姐姐说过,初三一定要努力呀,要考个好高中,然后我正想的出神,同桌碰了我一下,说:“假期都玩什么了?怎么这么晚才来?”我一听同桌这样问,马上想起了她和甄洁合伙骗我甄洁不上的事情,当时我就大吃一惊,现在一看,甄洁正坐在我后面偷笑呢?知道我上当了,她们笑得更厉害了,真是的,亏我还替她着急一会呢,我郁闷地想,就这样稀里糊涂地我迈进了初三的门。
调位---初三的过程
当老班宣布调位这个消息后,我的心情一下子坏起来,哎,你说我们经过时间浸泡建立起的革命友谊要一次摧毁吗?现在去哪里找“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旷达胸襟?再说初三的最后阶段了,调位多不方面呀!但我们的小心思老班可不知道,他还是如期调位了。我的新同桌是王玲,前面是于凡益和段青娴,后面是陈路路和蔡恩双,我突然觉得这样也挺好,抬头一望,我的老同桌---张涵正向我摆手呢。
我是个不善交际的女孩,所以我的世界只局限于前后位,但我已感到满足---因为之前和于凡益坐前后位,所以我们很聊得来,别看我同桌外表挺冷,但我们一相处就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后面的陈路路是个调皮大王,他的同桌往往有苦难言,但他们依然很合得来,只是苦了甄洁,她的同桌前后位都是男孩,她还不得闷坏了?这是我的初三的一个插曲。
考试----初三的拼搏
体育作为中招的一部分,也受到了我们初三师生的重视,学校要求每天第二节下课后初三学生要到操场上跑步。刚开始大家都叫苦连天,腿部出现疼痛,下楼梯也成了一件痛苦的事情。可是日子越长,跑得就越快,腿也不疼了,我们已适应了跑步,想想当时的情景:我们顶着强烈的太阳光一圈又一圈的围着操场跑,喊着像宣誓又像发泄似的口号:电闪雷鸣,我班最行;风吹日晒,我班最帅!真是记忆犹新。到体育考试那天,大家都紧张万分,尽管老师一再强调跑步的要领:开始时一定要慢,到最后再冲刺,但还是有很多同学“栽跟头”。临到我了,我深吸一口气,谨遵老师教导,不紧不慢地跑,可是毕竟异于平日,我感觉到呼吸越来越急促,有些头晕目眩了,索性就闭着眼睛跑,等到最后一圈,前面只剩下一位同学时,尽管精疲力竭,但我还是咬咬牙,努力地冲了上去,比她早到了一步,一听到老师报了时间,我就瘫坐在地上,大口喘着气,觉得这次的体育考试真漫长,几乎耗尽了我所有的力气。
如果说体育是体力的较量,那文化课就是智力的较量了。到了初三,考试是家常便饭。一页一页的练习册,一本一本的资料书,一张一张的试卷,一份一份的报纸换来了一次又一次的成绩与名次。“寒窗苦读九年,只为中招一搏”是我们真实的写照,每天挑灯夜战,个中滋味,只有真正体验才懂得。
同学录---初三的明信片
临近初三的尾声,同学们也争先恐后地分发同学录,便于以后的联系。有些同学甚至把同学录在课堂上写,引起老师的不满,政治老师说:“上课就要好好听课,写同学录没意义,要联系还不简单啊!”政治老师说的很有道理,现代的科技真不是一般很发达。但我想,同学录起码能记载同学的基本信息和爱好,以及想说的话,于是我也让同学填了,想想郑蓬勃在留言中写道:“毕业就像一扇玻璃/我们要打破它/踩着它锋利的碎片前进/血肉模糊后开始/一场新的开始”很悲壮的语言,也让我迷茫:初三,我们就这样毕业了吗?
我们只有听到大风吹过峡谷,才知道那就是风;我们只有看到白云浮过山脉,才知道那就是白云。我们只有体验过初三碾过的岁月,才知道这就是初三。初三是独一无二的,它是欢笑,它是泪水,它是友谊,它是磨练,它是坚持,它是理想,它汇在一起就叫成长。它编织了一个又一个美妙的梦,它唱响了一首又一首嘹亮的歌,它讲述了一个又一个动听的故事,它或许不完美,但,这就是我们,独一无二的,初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