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 谈 对 学 生 的 称 谓
河南省濮阳市实验小学 陈世英
前几天到某校听课,授课老师叫学生的称谓非常“亲切”,呼男孩儿曰小儿,呼女孩儿则妮儿。开始并没有引起大家的注意,可是,接下来的几节课,授课教师好像得到了某种启示,统一称学生为“小儿、妮儿”。一位白发苍苍的男教师也蹩脚地做了一次秀,听课人感到很不是滋味。
在小学阶段,老师扮演的角色很多,有时是尊师,有时是父母,有时是朋友,这样,老师对学生的称谓就多了去了:可直呼其名,可名字前加小,可去掉姓把名字重叠,可根据学生特征起一个善意的雅号,也可类分为小儿和妮儿……由于称谓所表达的感情不同,老师在不同场合、不同情景称谓什么本也无可厚非,可是老师一味地叫小儿啊、妮儿的,特别是在庄重的课堂上,就显得亲昵过度严肃不足。
现在课堂,有朋友式的平等对话,有长者的指导引领,有伙伴式的合作探究,有父母对儿女般的娓娓诉说……在整个授课过程中,我们的学生是独立的个体,是一个个鲜活的与我们平等的生命,如果我们只为表达对学生的亲昵,而造成学校与家庭、教师与家长、学生与孩子的错位,我想,我们的教育效果一定会受到影响的。
当孩子需要帮助时,我们一定要像大哥哥大姐姐那样伸出援助之手;当孩子受到委屈感到无助时,我们不妨亲切地喊一声“小儿”或者“妮儿”,让孩子享受到父母般的温暖和关怀;当孩子做出成绩需要掌声和鲜花时,我们一定要声情并茂地呼唤学生的姓名,让姓名因为爱和赞赏而显得响亮而富有情感,让拥有姓名的学生收获一份自尊与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