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内向、孤僻的女孩,可我从小并不这样。我生来是一个外向的喜欢读书、喜欢玩耍的人。可是,当我做错了事,爸爸妈妈,尤其是妈妈,都会狠狠地骂我一顿,或者打我一顿,当我满不在乎时,她(他)们必须打得我让我低下头哭的时候才算完。我和妹妹就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
有一次,我去姥姥家,吃饺子咸了,我想喝水。妈妈不给我倒,还骂我:“烦人,什么时候喝不行,偏偏这时候喝。唉,烦死人。”我便没有心情喝水了。
我觉得妈妈有些太严厉了,动不动就打人。有时候还和爸爸吵架。爸爸是一个喜欢唱歌的人,他不管高兴还是不高兴,都喜欢哼歌。他在给我讲数学题时,动不动就生气:“让我怎么给你说呀?看你错的。”或者“这几天没管你,你都疯了,作业写10道题错2道。”或者“你看东边楼道的那个小孩,全校前五名的,你看你,唉……”最后终天做好了要打我的准备:“考大学丢一分都考不上,我不是说你哩,你还不努力呢?”
你瞅瞅,你瞅瞅,爸爸隔一天不发急,我就烧高香了。他是一个非常非常……爱发急的人。可也有我们的关系。
爸爸妈妈,我知道你们打我骂我全是为了我好,我也在爸爸那里得知,每当我犯错误考不好时,妈妈就趴在被窝里偷偷地哭;我也在妈妈那里得知,爸爸在当会计的同时,还不断地写文章给老总看,以补偿家里所需的费用。
有时候,我都特别感谢爸爸妈妈,妈妈在我做错事时批评我,爸爸在我做错题时打我,都是一种爱的表现。但有时候我也有些恨爸爸妈妈,恨我做错事,恨我脑筋转不快,恨我总做错事。恨我得到的肉体痛苦和精神的摧残。
爸爸妈妈,我希望在我犯错误的时候要耐心地听我解释,慢慢地让我改正。不要不分青红皂白地就打骂一顿才完事。我希望希望咱们能达成共识,多沟通一下,也许这样可以化解父女和母女之间的大冰块,可以使我们快乐地度过青春期。
我希望,我们一家人能像全家福里的一样,在阳光下,爸爸妈妈牵着我和妹妹和手,一起走向“幸福花园”。
老师留言:我读了这篇日记,不知该如何给孩子留言才好。家庭,做为孩子避风的港湾,任何时候都应该充满温馨,任何时候都应该成为孩子心灵上的依靠,然而,当功利思想充斥我的心头的时候,我们做家长是否还能够理智地思考?在孩子的成长的道路上,我们给孩子提供了哪些切实的帮助?值得每一个家长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