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前?雨后?花范文一
雨前•雨后•花作文投稿
发件人:哇你会发光i<2574382709@qq.com>
雨前•雨后•花
回到了老家,走上那熟悉的小路,路旁早已开满了许多的小花,像是为我们护航的小天使,不可言全。阳光绚烂,懒洋洋地分布在我头发上,微风徐徐吹来,将耳边头发吹拂到脸上,路旁的花儿随风摇曳,在徐徐微风中展示着婀娜的身姿。花儿妩媚动人,有紫红的小花,几片花瓣分散开来,像是一把把小伞,有像是空中绽放的烟火;还有一种小花,一株上还有许多小白点儿,仔细看,那小白点儿就是绽放的小花,犹如满天繁星;另一种是我特别喜爱的花,那是由白、黄、蓝、紫组成的花朵,第一眼望去,好似一只只灵活可爱的蝴蝶,因此被我称为蝴蝶花。
我找到些柔软的棍子、绳子,编成一个花环,便迫不急待地来到小路旁,将少有的、盛开的蝴蝶花采完,再小心翼翼的给花环上扎上蝴蝶花,美丽的蝴蝶花环便诞生于世。因为制作蝴蝶花环的需要,我几乎将所有怒放的蝴蝶花都采完了,只剩下一些花骨朵儿,和一些不够美丽的“蝴蝶”。回到家,吃过午饭,雨就淅淅沥沥的下个不停,仿佛将一切事物都蒙上了一层薄薄的面纱。对面的高山在面纱下若隐若现,美不胜收。整个下午,仿佛世界都被细雨笼罩。
晚上,雨渐渐大了起来,转化成瓢泼大雨,雨滴与大地母亲相拥的声音回荡在耳畔,脑海中不禁浮现出小路的模样,也许现在那几朵本来就不大好看的蝴蝶花只剩下了花枝儿,花瓣都被雨水打得七零八落了?心中暗暗决定:明天一定要去看看花儿们。
早上七点多,雨已经停了,我特意去小路看了看,令我惊讶的是:这儿并不像我昨天想象的那样,而是另一番景象。昨天那含苞欲放的花骨朵儿都变成了朵朵绽放的笑靥,而我认为不够美的花儿沾满雨露,分外娇艳。是啊!滂沱大雨后的花更美艳、坚毅,受过挫折后又站了起来的人何尝不是这样呢?131014266**
雨前?雨后?花范文二
出自唐代王驾的《雨晴》
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兼无叶里花。
蛱蝶飞来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版本一)
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
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版本二)
【赏析】
这首即兴小诗,写雨后漫步小园所见的残春的景象。诗中摄取的景物很简单,也很平常,但平中见奇,饶有诗趣。
诗的前两句扣住象征春色的“花”字,以“雨前”所见和“雨后”情景相对比、映衬,吐露出一片惜春之情。雨前,春天刚刚降临,花才吐出骨朵儿,尚未开放;而雨后,花事已了,只剩下满树绿叶了,说明这场雨下得多么久,好端端的春色,被这一场春雨给扫了兴。诗人望着花落春残的小园之景,是非常扫兴而生感触的。
扫兴的不光是诗人,还有那蜜蜂和蝴蝶。诗的下两句由花写到蜂蝶。被苦雨久困的蜂蝶,好不容易盼到大好的春晴天气,它们怀着和诗人同样高兴的心情,翩翩飞到小园中来,满以为可以在花丛中饱餐春色,不料扑了空,小园无花空有叶;它们也像诗人一样大失所望,懊丧地纷纷飞过院墙而去。花落了,蜂蝶也纷纷离开了,小园显得更加冷落,诗人的心更加怅惘。望着“纷纷过墙去”的蜂蝶,满怀着惜春之情的诗人,刹那间产生出一种奇妙的联想:“却疑春色在邻家”。院墙那边是邻家,诗人想得似乎真实有据;但一墙之隔的邻家小园,自然不会得天独厚,诗人想得又是多么天真烂漫;毕竟墙高遮住视线,不能十分肯定,故诗人只说“疑”,“疑”字极有分寸,格外增加了真实感。这两句诗,不仅把蜜蜂、蝴蝶追逐春色的神态,写得活灵活现,更把“春色”写活了,似乎“阳春”真的“有脚”,她不住自家小园,偏偏跑到邻家,她是十分调皮、非常会捉弄人的。
“却疑春色在邻家”,可谓“神来之笔”,造语奇峰突起,令人顿时耳目一新。这一句乃是全篇精髓,起了点铁成金的作用,经它点化,小园、蜂蝶、春色,一齐焕发出异样神采,妙趣横生。古人谓“诗贵活句”(吴乔《围炉诗话》),就是指这种最能表达诗人独特感受的新鲜生动的诗句吧。
中心:表达了作者的惜春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