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最容易在孩子犯错时产生反感心里,怒不可遏,然后就是一阵狂风暴雨的洗礼,这样做的后果就是教会了孩子犯错时的撒谎和掩盖,他们不会再和父母去交流坦白了。其实这些原因归根到底只是家长心态的问题——那就是孩子犯错时家长不愿意去接受孩子的错,不愿意去承认孩子的错而已。
我们要做的就是在面对孩子的错时,学会接受,接受孩子所犯的所有的错。
接受孩子的错,我们需要拥有平和的心态。
当孩子告诉你他犯了错时,你应该学会承认这是一个错,因为你的承认也给孩子心中下了一个更加深刻的错误定义,这对孩子分辨是非很重要。只有保持了平和的心态,孩子才会和你分享他的这一份错,你才能走进这个错误的心灵,才能对症下药,才能去补错。所以平和的心态可以防止你的过激造成无法挽救的后果 。
接受孩子的错,我们需要学会分析孩子犯错的动机。
家长往往会很注重孩子犯错的后果,讲一大堆错误造成的后果,这些当然很必要,但家长往往会忽略孩子犯错的动机,让孩子对强加的罪名产生抵触和不满,甚至还会把孩子引向错误的深渊。如儿子班上有一个小朋友总是拿别人的东西吃,小朋友说他是小偷,家长知道后骂他丢人揍了他一顿,孩子的心灵受到了很大的伤害,孩子真的是小偷吗?当然不是,后来老师才搞明白原来孩子的妈妈经常教孩子学会分享,但是她没有讲明白分享是互相的享而不是单方的分,所以孩子才会拿别人的东西而不以为然。试想如果不去分析孩子犯错的动机,而就这样给孩子加一个小偷的罪名,这将会给孩子幼小的心灵造成多么大的伤害啊!
接受孩子的错,我们更需要对孩子的错误进行必要的爱的惩罚。
让孩子接受惩罚,这也是一种对孩子的爱。很多父母在面对孩子的错误时一番批评教育完事了,我认为这样的效果并不佳,因为我们忽略了惩罚,因为有了惩罚孩子才会学会承担,学会负责。我们可以用背课文,背古诗词来补偿,我们还可以让他们用劳动来补偿,我们也可以让他们不看电视,不出去活动来补偿......所有这些我们只是让他们知道一个道理: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
爱孩子就要学会接受孩子的一切,当然也包括学会去接受孩子的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