扔书
星期天睡掉了一周的疲劳,闲来无事,推开儿子的偶室,禁不住高喊爱人:“老伙计,帮帮我吧!”爱人边穿衣服边嘟囔:“刚提起裤子就大呼小叫,像挤住尾巴似的。”“扔书!扔书!”只见儿子的房间已无立足之地,两米高的书橱全部塞满,橱顶高高隆起大有危卵之势;一平米的书桌上围绕着台灯码起高高的三面“墙”,小小的平面上横七竖八地躺满了尺子、圆规等学习用具;床已不是床,床头床沿被书占满,让人无法想象这里曾经还躺过一个人;地面上除了鞋子和袜子就是或高或低的书堆。
说干就干,爱人拿来两个大箱子,我一本一本的分类:教材一类,龙门专题一类,课堂内外一类,英汉读本一类,直击2008高考一类,各个击破一类,报刊杂志一类,老师印的试题一类……。然后,再把以前用过的分一类,当前正用的分一类,高考前不再用的分一类……。我们俩整整用了两个小时才尘埃落地。爱人看着满满两大箱子书问我怎么办。我愤愤地说:“扔——!”
就是这些东西,在吞噬着我儿子的生命。过去用书读等身来形容大学问,儿子这些书已经等屋了,还不知道考个什么大学。儿子正是风华正茂、意气风发的花季年龄,由于这些不知出于什么目的编出的“东西”,而变得麻木、呆痴与拙笨。背已经微驼,鼻梁上重重压上300度,原本红润可爱的面庞现在却透露出苍白、昏暗。我想这些身体的伤害会随着岁月的滋润还可以改变,伤害最大的还是孩子的心灵:性格变了,变得沉默寡语、唯唯诺诺,情感变了,变得消极、冷漠、急躁、无常。鲁迅曾经写道“每页都写着吃人二字”,我看着孩子的那些书,好像看到每页都浸满了鲜血。
令人费解的是有些书都是崭新的,比如:体育、美术、音乐、试验、思想品德、计算机……原本能给孩子身体和心理带来滋养的,却被冷落到尘埃里,封杀得那样可怜。
课本很是齐全,我也不知道砌在学校课桌上的书都是哪些,老师正在讲什么,孩子又在做什么,但我相信儿子从早到晚绝没有闲着。
我粗略地计算了一下,这些书大约有500本,按每本20元,不算课本费、学杂费、饭费、车费、补课费……就这些书就占去我们一年的积蓄。为了孩子这些钱我们舍的,可是看看重压下的儿子,我们又怎么舍的?
秦始皇焚书坑儒,是为了禁锢思想,遭世人唾骂。我扔书是为了还孩子自由、健康和清静,但愿孩子能理解父母的一片苦心!
我经常思考一个问题:我们要孩子的目的是什么?是实现我们未尽的理想?是为了我们内心的一点虚荣?是让他飞往国外离我们而去?还是……?说不清,反正我们正在摧残着他们,牺牲着他们。
儿子还没有放学,孤灯下正在磨蚀着自己,我想我们做了该做的一点点,让儿子回来后有个站脚的地方,将来不至于大学考上了反而得了恐书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