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育之梦》读后感
2012年伦敦奥运会,中国体育健儿的优秀表现让人回味无穷,取得的成绩更是举世瞩目。但众多的奥运会冠军中,徐莉佳的名字深深印刻在我的心中。在取得冠军后,徐莉佳接受了电视台采访,在主持人的要求下,她居然用流利的英语解说自己的比赛。
说实话,当时我就震惊了。因为过去,在一些人们思想的潜意识里,认为体育运动员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少年时不好好学习文化知识,成绩不上去才选择体育运动生涯,通过业余体校走上运动员之路。绝大多数体育运动员的文化成绩是差强人意的,小学没有毕业的丁俊晖在取得优良成绩后曾经说过,读书基本上没有什么意思,而想当年邓亚萍退役后上大学,连26个英语字母都认不全,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取得了博士学位,现在发展的很好。
“少不离家是废人,老不离家是贵人”。如果只看现阶段的成绩,绝大多数运动员是成功的,但是长远看,也不乏一些退役的运动员有的去卖衣服了,也有的去澡堂子了,更有街头卖艺的,也就是说他们缺乏的是可持续发展能力、动力。央视报道,记者采访一个因为煤矿事故而在地下被埋了好几天的被救矿工:你遇到这样的事故,下一次还会不会下井挖煤了?令所有人感到意外的是矿工的回答:我还会下去,因为我不下去,我们家的生活费,孩子的学费就没有了来源。如果一个运动员除了比赛,别的都不会的话,那以后的道路注定会布满曲折。
但是胡凯、徐莉佳的上佳表现则令人眼前一亮,这足以说明,体育比赛和学习成绩并不是水火不相容的。号称“眼镜侠”的胡凯在2001年的高考中考了582分,在享受了体育特招生降20分录取的政策后,考入清华大学专攻田径训练。2005年获得伊兹密尔大运会百米冠军和东亚运动会百米冠军。感慨之余,很想为此写一篇文章,但是一大把时间一晃就过去了,这个念头始终萦绕在我心中,却一直找不到进入主题的最佳切入点,直到我看到《新教育之梦》之后。
刚翻开这本书,序言《梦想成真》就带给了我不一样的感觉,看完后更是让我周身的血液都在奔腾,《新教育之梦》,高屋建瓴、拨云见日,参加工作20多年苦苦追求一种诗意教师人生,让我茅塞顿开,一下子找到了标准,增强了信心,有一种酣畅淋漓的感觉。
有这样一个故事,很久很久以前,一位很是鲁莽的学生当着众人的面询问他的老师:“你教我也有些日子了,今天你就给我个评语吧!”老师抬头看看这位学生,想想一直以来他的表现,笑了,他说:“如果我讲的课已经没人听了,我就乘上一艘木筏子到海里寻短见,能够跟我一起去的,大概就只有你了。”那位学生听了这话,心里高兴极了,尽管他已经听懂了老师话里的意思。老师其实在说:“你呀,除了胆大心粗以外,就没有什么可取的了”,但他却换了一种表达的方式,学生十分乐意地接受了。故事里的主人公,一位是孔子,一位是他的高徒仲由——学生欢迎能和他们平等沟通,尊重他们人格的老师。
众所周知,所谓的“三观”,就是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合称,价值观形成好了,就能成人了,人生观形成好了,就能成才了,世界观形成好了,就能成功了。为什么现在一些孩子很容易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归根结底是孩子的价值观没有现成好。再大一点的孩子,如果人生观没有形成好,更是会出现一系列的比较严重的问题。如果成人了,世界观没有形成好,那就注定他一辈子不会有什么出息了。所以教育学生第一位的是价值观要形成好,第二位的是人生观要形成好,第三位的是世界观要形成好。
体育界出现多次教练和队员因为奖金等事情产生矛盾的事例,名噪一时的“马家军”曾经给国人带来多么大的希望,陈露优美的舞姿征服了冰场上的观众,但是后来的结果要么分道扬镳,要么似仇人相见,谁都落不了好。究其原因,我觉得发生这些不愉快归根结底就是教练和队员的“三观”出现了问题。如果教练员想着多从运动会身上得到好处,如果运动员只顾自身利益,不从长远之处看问题,没有大局意识,这些都是教育的失败,我们有谁能指望一个时时处处只顾自己的人会考虑别人的、集体的甚至国家的利益?
不要指望“母鸡教会孩子学游泳”。从一个学生成长的角度看。在学生成长的记忆里,教师就是他们仰望的天空,就是真理的象征,就是榜样的化身,学生有时甚至会把老师说过的话,潜意识里作为一生的行为准则。老师传授的知识可能很快被遗忘,但老师做人、做事的态度,老师的人格却常常对学生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所以,老师不需要用语言告诉学生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用自己的行动,用自己的勤奋让学生悟出做人和治学的道理,做一个好榜样,遗憾的是,教育并不是万能的,那些有问题的教练员当初所受的教育也是不成功的。
看朱永新的书,犹如醍醐灌顶,听朱永新的讲座,激情澎湃,他的激情和博学,使我如沐春雨,对许多教育问题有忽然开朗之感:寻找一个有效的途径,让我们拥有理想的体育:注重体能训练的同时,为学生打开世界体育之窗,感受力与美的和谐,充分体现奥林匹克精神,培养学生在人生道路上追求“更快、更高、更强”,并能完善自我,体现人性之崇高。
重读《新教育之梦》,深感朱永新的教育理想不是梦想,是完全能成为现实的:营造书香校园、师生教育日记、聆听窗外的声音、生活化英语、娴熟地利用电脑学习工作、让每个人成为他自己。
让人欣慰的是,徐莉佳、胡凯的出现,让人们对体育、对奥运会冠军的理解有了更深一个层次。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希望我们国家培养出越来越多的王莉佳,李莉佳,张凯,赵凯,就需要一大批理想的老师作为基础,人常说教师要交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必须要有一桶水,全社会都来关心教育、支持教育、发展教育,对教育事业多一份爱心、多一份理解、多一份支持,激发教育系统的激情与活力,真正使“投资教育就是投资未来”成为每一个人的共识和自觉行动,只有这样才能为国家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更有力的人才支撑。
中国自古有句名言,“名师出高徒”,好教师拥有极大的“正能量”。教育部部长袁贵仁说:“如果教育事业还剩下一件事情要做,那就是队伍建设。”教师是教育事业最宝贵的资源、最珍贵的财富,是教育系统变革中最大的变量。好教师拥有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极大力量,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走向朱永新,对教育增添了一份情感;走近朱永新,对教育增添了一份神圣;走进朱永新,对教育增添了一份责任;走入朱永新,幸福从此熙熙攘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