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 卷
有时,我常常会想:溯古至今,我们的生活水平自然是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认为自己幸亏没生在古代,这当令人沾沾自喜,但从近些年的状况来看,这些历史发展的必然,物质品味的飞跃并不能够挽救我们的精神文明世界。因此,我便想给时下文艺宣传类的地方发放一下调查问卷,结果却不尽人意。
看了看出版社寄回的卷子,只能摇了摇头,今年出版的新书,光看名字就已经比去年低了几个档次,内容简介也更是千篇一律。这应该是个例吧!我诺诺地自语道,心有不甘的我只得奔向书报亭,花花绿绿的封面,拼放在一处霎是惊艳,但它们精美的外表只是空怀的,随手操起一本翻了翻,粗滥的笔调顿煞风景。之后,我又去了书店,橱窗内停泊的又是那些刚见过的俊男靓女。吸引这些时代青年的眼球的无非就是《漫客》、《鬼故事》等言情、玄幻之类的。穿过“玄天情海”,我终于见到了文学经典、哲学文史之类的名著,只是那块区域,问津人士少之又少。我取了一本《中华杂文》,轻轻的拭去布满尘埃的封面,准备结账将它带走。这时收银员瞄了一眼我,又扫了一眼书,再又横扫了我插在兜里的手,大概是她职业的敏感,想着我是不是还窝有那些“惊艳”之类的书没有拿出来登记吧!
回到家里,我又开始更专注的去看电视台答卷子。然而,我只能又叹了几口气,看看我们的青春剧,没有“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的蓬勃,只有纸醉金迷与高调奢华;我们的爱情剧,没有仓央嘉措“当时交臂还相失,此后思君空断肠”婉柔眷恋,只有整天“谁跟谁又跑了”的市井低俗;我们的历史剧,没有司马迁的“无韵之离骚”,只有穿越与牵强硬扯上的缠绵恋情;我们的家庭生活剧,没有“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的平常宁远,只有轰轰烈烈的偶像言情剧了。我不懂,为何无论什么片子都要渲染那么多的爱情?把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情感给活生生的渲染了兽性的低贱……。
这些都是我们普通人最为常之接触的精神文化生活,也是我们当今之人给时代文化的一份答卷。虽我欲待国之文化能够再次雄踞于世界文化之林,但试想,我们长此以往,耗在这些圈里,又将拿出什么精气神儿给中华文化一个满意的答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