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习惯养成教育的归宿在于“幸福”听《

发布时间: 2017-04-28 11:07:10 作者: rapoo

习惯养成教育的归宿在于“幸福”

——听《习惯养成教育》讲座之后

由于特殊原因,错过了昨晚的专题交流好机会,不过也不晚,今天早上打开电脑,整理了可儿老师的交流内容,边整理边思考,忽然想到了很多,在此和大家一叙。

可儿老师主要从学习习惯、行为和生活习惯几个角度向我们讲述了习惯教育对孩子一生的重要作用。尤其是学习习惯的养成,讲得特别细。 从听课习惯的“五到”(耳到、眼到、口到、手到、心到。)到作业习惯的“三要”(1、要书写认真2、要独立完成3、要杜绝磨蹭),再到记日记习惯、建错题集习惯、预习习惯,可以说概括了习惯养成教育的全部。细细一读,你会想到,其实,这些都是老师们经常对学生要求的,可是,我们在教学中却经常发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如:一些孩子作业字迹潦草、不堪入目,也有一些孩子经常不完成作业、把作业忘到学校或家里、抄袭作业、布置的预习常常落空等,这是为什么呢?这都与对孩子不良习惯的放任有关,而家长和老师正是疏忽了这一点,才造就了所谓的“问题学生”。

所以,做为家长,当孩子作业没带、没完、或潦草时,我们可以适当给孩子以惩罚,如让孩子做一点家务弥补过失、把写不好的字重写一遍等,都能起到警示作用。做为老师,当遇到孩子作业没带、字迹又潦草时,我们可以及时沟通家长证实孩子的话是否真实、沟通家长让孩子及时把潦草的字重写等。总之,家长和老师如果能在孩子第一次习惯不好时就给他一个深刻的教训,孩子的不良习惯一定会消除在萌芽阶段,问题学生也一定会少之又少。

可儿老师提出习惯养成要坚持的三个原则:“狠抓初犯、一次也不例外、关键是前三天,重在一个月。”这一点至关重要,每个人都是有惰性的,孩子也不例外,不良习惯问题在萌芽阶段遏制住了,但惰性还有可能使原来的问题重新爆发,坏习惯又死灰复燃,所以,教师和家长都要克服惰性给习惯培养带来的副作用,坚持、坚持、再坚持,使好习惯在孩子的脑海中形成一种潜意识,这样习惯教育才算成功。

好习惯成就人生,我们都在向这一方面努力,有时,我们家长和老师坚持好了,可孩子受不了了,所以,家长和老师还要给孩子调节一下,如果学校主抓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也要避免急于求成,期望值太高,要给学生一个缓冲的时间、改正的机会,让孩子和老师都能享受到教育的幸福,我觉得这才是习惯养成教育的归宿。

读书人网 >六年级作文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