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咱也给诗加加“腰”作文

发布时间: 2017-05-01 10:40:14 作者: rapoo



咱也给诗加加“腰”

学习《给读加“腰”》这篇课文时,我让学生也学着给诗加“腰”,让学生在思考和争论中认识到了炼字的重要性!

课刚开始,我让学生自读课文,然后在黑板上写下了:

清风 细柳,淡月 梅花。

并让学生思考三个问题:

1.文中写了几个人?都是谁?

2.他们分别给诗加了什么“腰”?

3.谁的最好,为什么?

五分钟之后,我和学生们进行交流,对于前两个问题,学生很容易就能回答出来,我有意按顺序进行了板书:

清风 细柳,淡月 梅花。

苏东坡:摇 映(写出了柳的动态和月的皎洁)

黄山谷:舞 隐(‘舞’用拟人手法,柳的姿态更形象,‘隐’用夸张写法突出月的皎洁)

苏小妹:扶 失(‘扶’的拟人化更准确,既写出了风的轻微柳的纤弱,又突出了风柳的亲昵和相互依偎的姿态,更传神得体;‘失’字准确地写出了月、梅融为一体的情景)

对于第三个问题,我对学生进行了引导。苏小妹的最好,这是毋庸置疑的,但为什么最好,好在哪里,还得细细品味。我要求学生细读课文第三自然段,一句一句地分析、解读。他们三个一个比一个好,并把好的原因逐一写在黑板上,为了醒目,用红笔标画。

概括起来说,三个人的用词可以用“平实——生动——传神”来总结,这就是为什么用词一个比一个好的原因了。在此学生也明白了怎么把自己的句子写好,那就是用生动传神的语言把平实的事情写出来,这就做到了炼字。


“下面,我们也来给诗加加腰,看看怎么样?”我把问题抛出来,学生马上议论纷纷:“好的字词已经出现了,我们再加有什么用呢?”那意思是逾越不过苏小妹。

“人家是人家的,咱来试试看看有什么收获?”我说,“要不,我来说一个清风吹细柳,淡月照梅花。”引得学生哈哈大笑,我顺势说:“看,这就是老师的水平,不过我可是咱班先说的冠军啊。”

学生笑得更灿烂了,词语也一个个蹦出来了:

“清风拂细柳,淡月盖梅花。”班长说。

“清风摸细柳,淡月捉梅花。”园园说。

“清风搀细柳, 淡月融梅花。”平平说。

“清风吻细柳, 淡月藏梅花。”龙龙说。

……

同学们说得是热火朝天,虽然都没有苏小妹的词恰当,但都能从清风、细柳、淡月、梅花的关系说起,一下子想起了那么多的动词,也是很大的进步啊,知道了什么是炼字,怎么炼字,相信会在他们的写作中有所体现!


读书人网 >中考话题作文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