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写好字的秘诀【和孩子一起读《米芾学书

发布时间: 2017-05-01 11:23:13 作者: rapoo

写好字的秘诀【和孩子一起读《米芾学书》】作文

写好字的秘诀

--和孩子一起读《米芾学书》

妈妈读到一则故事,是说宋朝书法家米芾小时候练字的故事,读来给人以深深的启迪。孩子这一段正在上书法班,和孩子一起研读,正是一个生动的教材呢!

妈妈把这篇文章隆重地推荐给了孩子,让孩子给妈妈朗读,和孩子一起度过亲子共读的时光。

米芾是宋代著名的书画家,他不但绘画有名,而且书法也很有造诣(yì)。

米芾小的时候,曾经跟村里的一位私塾(shú)先生学写字。这位老师拿出一本字帖[tiè]给米芾,说:“你天天照着字帖写,写好送我批阅。”米芾学字三年,不知写了多少张纸,可是字仍然写得平平常常。先生指着他的脑袋责备说:“笨小子,还是回家放牛吧!”米芾只好停学回家了。

妈妈的问题:为什么米芾学了三年,字还是写得平常?是他不勤奋吗?

孩子摇了摇头。不是的妈妈,你看,都练了很多纸呢!

妈妈的问题:那他是不是很笨呢?你看,就连老师都说他笨呢!

孩子停下来,一脸茫然。

我们接着往下读吧。

但是,米芾不甘心,总想学写字。一天,村里来了一个秀才,秀才是赶考路过这里的。米芾听说这秀才的字写得很好,就跑去求教。秀才见他虽是个小娃娃,但十分好学,便答应教他试试。

妈妈的感受:从“米芾不甘心,总想学写字”这一点看,他是一个好学的孩子,这是他将来能写好字的基础。假如他甘心认笨,再也不愿意练字,破罐子破摔,那他就真的永远也写不好字了。可见一颗追求上进的心很重要!

孩子的感受:米芾看见写得好的老师,虚心求教,说明他很操心。

米芾按原先的办法,照着字帖,写了厚厚一沓(dá)子纸,一清早,就送给秀才看。
  谁知秀才随便翻了翻,把纸一放,冷冷地说:“请我教你写字,有一个条件,得用我的纸才行。”

妈妈的问题:老师看了米芾的字,就冷冷地对待他,为什么呢?是不是老师已经明白米芾的字为什么写不好的原因了呢?

写好字的秘诀【和孩子一起读《米芾学书》】作文
  米芾感到莫名其妙。但为顺从老师,他满口答应说:“只要能写好字,怎么都行。”
  秀才笑了笑说:“我的纸五两纹银一张。”
  米芾吓得目瞪口呆,心想:哪有这么贵的纸呀?这不是成心为难我吗?他犹豫起来。
  “不买我的纸,就算了。”
  一听秀才说算了,米芾急了,忙说:“我找钱去!”拔腿就往家里跑。
  可他家并不怎么有钱,哪里舍得买这么贵的纸呢?母亲经不住米芾的百般央求,只好把自己从娘家带来的手饰当[dàng]了五两纹银,给米芾拿去买纸。
  秀才接过银子,把一张纸给了米芾,说:“你好好地写吧。”然后把银子放进衣袖筒里出去了。

妈妈的问题:

1、这个老师是不是很贪财?

2、米芾为了练好字,百般央求妈妈,说明他想练好字的决心。这样的心情已经为好好写字打下了基础。如果换了你,碰到这样的情况会不会放弃呢?

孩子的感受:这个老师一定有自己的方法,有点贪财。

要是换了我,也许会放弃。

接着往下念:

米芾拿着五两纹银买的那张纸,左看右看,觉得不过是一张普通的纸。可他再也不敢轻易下笔,只是在那里认真地琢(zuó)磨字帖,用手在书案上画来画去,想着每个字的间架结构和运笔方法。琢磨来,琢磨去,他便入了迷,把字帖上的字一个一个地都印进了自己的脑海里。

妈妈的问题:他为什么不敢轻易下笔?他在下笔之前做什么?

孩子的感受:妈妈,那么贵买来的纸不能随便就写,浪费了怎么办,所以不敢轻易下笔。下笔前,他在琢磨字帖,想着每一个字的间架结构和运笔方法。

妈妈的问题:哦,他在用心思考,然后才会下笔写。可见用心思考非常重要。孩子,你平时写字的时候,是不是提笔就写,不经过琢磨呢?
孩子不好意思地低下头笑了。

妈妈说,看来不论谁要想写好字,就得用心琢磨,否则,就是再好的老师教,起的作用也不大,对吗?

是的,妈妈,我今后练字的时候,也开始仔细琢磨。

妈妈高兴地说,你真是一个会读书的孩子。能从故事里找到方法,用以提高自己。

米芾坐在那里,手握着笔,望着字帖出神,纸上却一字未写,便问:“怎么不写呢?”
  米芾一惊,如同梦中醒来。他喃(nán)喃地说:“纸贵,怕废了纸。”
  秀才哈哈大笑,用扇子指着纸说:“你琢磨了这么半天,写一个字给我看看!”
  这可奇了,米芾写了一个“永”字,既和字帖上的字一模一样,又好象不一样,可漂亮了。秀才乐了,米芾自己也十分高兴。
  秀才问米芾:“你说,为什么现在能写好?”
  “过去写字时,没有用心,因此总写得不好。这次因为纸贵,我怕浪费了纸,先把字琢磨透了……”
  “对,”秀才点点头说,“学写字不只是动笔,还要动心,不但是观其形,而且要悟其神,心领神会,才能写好。现在,你已经懂得写字的窍(qiào)门了。”

妈妈的感受:米芾这下明白了写字的诀窍,不但要动笔,还要动心。心是支配行为的源泉。人常说,一个人的字代表着一个人的心性。就是指透由他写的文字,可以看出这一个人的品行。

孩子不断地点头,相信他会收获的更多。
  几天过去了,秀才要走了。米芾依依不舍地送别老师。分手时,秀才送给他一个布包,说:“不枉(wǎng)师生一场,我送给你这包小小的礼物,要在我走后才能打开。”米布目送秀才远去,直到看不见他的背影才回家。回家后,米芾打开布包一看,泪水不禁[jīn]夺眶而出,原来这包里装的正是那买纸的五两纹银。
  后来,米芾成了著名的画家和书法家。他一直把五两纹银放在案头,时刻铭(míng)记着这位苦心孤诣教他写字的秀才。

孩子的感受:妈妈,米芾的老师不是一个贪财的人,他这样主要是帮助米芾改掉写字不用心,浪费纸磨的坏习惯。

妈妈的感受:老师的用心真是良苦啊。为了帮助米芾,老师不怕被误会,逼他拿出五两银子,最终成就了米芾。

故事读完了。

妈妈的问题有:为什么米芾练了三年,也没有练成,跟着秀才,短时间内就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我们一起来找找原因吧?

首先,米芾愿意把字写好。

其次,米芾三年写不好是因为没有用心,只是盲目练习,没有领会字的内涵。

第三,秀才用一张贵纸,让米芾随意涂画的习气停下来,改而能静心琢磨思考,写字找对了方法。

妈妈,我也知道了练字的秘诀。我的问题也是出在草率下笔,不细琢磨这一点。

妈妈笑了。

妈妈摸着孩子的头,轻轻地说,静下心,慢下来,用心琢磨,不忙着写,就是这个道理。

孩子和妈妈都很感恩这个米芾的故事,因为不懂得写字的秘诀,就是练三年,也一样一无所成。

孩子说,读有所悟,读有所获。妈妈,今天这个故事收获真大。

光懂了还不够,最重要的是多用心练。对不对,孩子?




border="0" width="350" height="68"


type="application/x-mplayer2"pluginspage=""
name="MediaPlayer1"


showcontrols="1" showpositioncontrols="0"
showaudiocontrols="1"


showtracker="1" showdisplay="0" showstatusbar="1"
autosize="0"


showgotobar="0" showcaptioning="0" autostart="1" autorewind="0"



animationatstart="0" transparentatstart="0" allowscan="1"


enablecontextmenu="1"
clicktoplay="0" defaultframe="datawindow"


invokeurls="0">


写好字的秘诀【和孩子一起读《米芾学书》】作文

读书人网 >三年级作文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