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到哪里哪里亮
2011年秋,干了15年教务主任的我主动辞去主任一职,到学校后勤处当了一名后勤服务员。
教导处是教学一线的“指挥部”,相比而言,后勤处成了“二线”,工作换了,我就跟着换思路。我想,后勤服务工作主要应该是采购分发物品,电网,水网维修,学校财产保护等。于是我就买来《学校后勤服务工作手册》专心学习了一个星期,刚刚理出了头绪,校长又把我调配到学校餐厅当管理员(实际上是学校膳食科长)。
由于不懂,于是我又抓紧时间买书学习,上网查资料学习,请教老同志。学习《河南省食堂管理工作手册》;学习油、米、面、调料、肉、蔬菜的质量检测知识;学习食品原材料的保鲜知识;学习食堂管理的知识;学习食堂食品加工和贮存知识。又用大约一周的时间排查掉食堂全隐患。全面系统的编制适合我校实际的食堂管理工作制度共17项。全面系统编制食堂工作人员培训教材一本。不足半年就把经历了5任管理员都未管好的食堂,管理得井井有条。学校食堂饭菜花样多了,质量好了,价格低了。从未发生过食品安全事故。深受学生和家长的好评。在上级检查和突袭检查中连续两年被评为舞钢市学校先进餐厅。
2013金秋,因为部分老师调出,语文老师出现“严重缺口”。马上要开学了,学校领导急得团团转。因为我一直喜欢读书写博客,在教育圈子里小有名气,有领导推荐让我教了18年数学的老师改行教语文。领导很担心,怕我不愿意,当我知道后没加思索就答应了,而且还是毕业班的语文课。我总是想,当老师要有觉悟,要以大局为重,要替领导分忧。我想,只要自己努力,只要跟下功夫,没有干不好的工作。
新课程改革以来,语文课文都变了。当年我上中学时的课文所剩无几。为了备好课,上好课,我就反复读新课文,要求课文读不够15遍,不准登讲台。功夫不负有心人,我养成了“先研究语文而后教语文”的工作习惯。同行们反而把我当成了“老教师”经常请教问题。我成了毕业班语文的教学骨干,成了大家的“领头雁”。
我喜欢读书,喜欢写日记。我擅长写作,学生作文水平提高很快,我首创了“10分钟小作文”训练,一下子调动了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和学习语文的积极性。现在语文最高分在我们班,优秀率最高的是我们班,平均分最高的也是我们班。我这个“半道转行的成了内行”。成绩让领导和老师们称赞、羡慕。
我觉得,我只是一个尽了职责的普通老师而已。现在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尽职尽责是最美的职业道德。
今年全校老师一致推选我为“学习张伟,践行焦裕禄精神教师在行动”师德标兵,我觉得可能是应该是源自校长常挂在嘴边对我的那句评价:“赵老师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成就一行,不论放到什么工作岗位,总是能做到:放到哪里哪里亮”。
枣林镇中学赵新平
2014年5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