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阅读教学注意的几个问题
记叙文阅读始终是初中生阅读的一个难点,它侧重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分析、表达能力。以下是就记叙文阅读常见的考查的知识点和做题方法做一归类。
几个关键词:理解(重要词句含义)、
概括(内容、情节或要点)、
分析(文章的写作手法)、
品味(有表现力的词语句子)、
探究(文章的主旨或发表自己的看法)
几个层面:写了什么(考查理解、分析、概括能力)
怎么写的(分析能力)
为什么这样写(品味、鉴赏能力)
为什么写这些(探究、鉴赏能力)
做题方法:1、概括文意:看题目要求,要求中的每个字都体现了命题人的用心。比如:
①按照事情的发生的先后顺序概述。
②概括主要内容。(回答方法“文章写了……表现了……”)
③概括主要情节。(回答方法: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④要注意回答的角度。(例如“写了看自行车女人的哪几件事?”回答的角度是“她怎样怎样”)
2、理解主旨。从两方面来回答,个人角度(个性),社会角度(共性)。
3、概括形象。这个人物一定有值得分析的地方,不是大众化的面孔。概括时既要概括出其共性,也要概括出其个性。
4、概括标题。
①标题的含义。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
②标题的作用。内容上作用和形式的作用。
5、重要段落。内容上的作用和形式上的作用。
①第一段在文中的作用。
②结合全文,分析结尾的妙处。
③小说的人物、情节、环境、主题等几个要素之间相互服务。例如:
人物的作用:对情节的作用;对主题的作用;对中心人物的作用等。情节的作用:对表现人物的作用;对突出主题的作用。
6、重要的细节。先找出人物、情节、环境、主题等几个因素,再分析其作用。
7、语言品味。难度逐渐增大,考点细致。
09年:使用什么修辞?表达上有何好处?结合文意分析。
10年:加点词语表达上的作用。
11年:分析表达效果。(三步:对修辞本身的分析,修辞在句中的作用,修辞在文中的作用)
12年:找出体现细节的词语,结合内容分析。
13年:从词语运用、修辞方法、细节描写中选一个方面,结合相关语句进行分析。
14年:从炼字的角度,赏析“望”或“辅”字。(《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8、写作手法。
①行文线索。“小说有两条线索,分别是什么?这样处理有何好处?简要分析。”
②设置悬念。
③埋下伏笔。
④叙述方式。“作品如何讲述渔夫的故事?好处是什么?”
⑤表达方式。
⑥语言风格。“本文语言质朴中蕴含着生活的热情,情结合文段加以分析。”
⑦详略安排。“为什么用‘曹刿论战’为题而不是‘长勺之战’?”
⑧拓展研究。探究不应脱离文本,脱离文本的思想探究是不合适的。
现代文教学的启示:
1、从整体上把握:内容和形式两方面。
2、关注理解和鉴赏两方面(内容和形式)。
3、不仅品味语言的内容,更注重品味语言的形式。
4、紧扣文本进行拓展探究。
5、设置有价值的教学问题。(在全文的重点、难点、独特点处设置有思维价值、探究价值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