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女儿已经升入三年级了,回想这两年多的时间,我对女儿可谓是事无巨细、亲力亲为,每天想着给她做什么吃的,计划着几点睡觉几点起床,每天提醒她书包整理了没有,作业不要忘记带等等。可是,渐渐地我发现,女儿和同龄人相比,越来越显得不独立、不勇敢、不自信,静下来仔细想想,孩子智力上没问题,习惯也不错,问题到底出在了哪儿?对!还是缺少锻炼,是我没有给她创造和提供足够的锻炼机会。于是,升入三年级后决定慢慢放手:
首先,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这是一句经常挂在每个父母嘴边的一句话,可是真正做到的却很少,那些事情可以让孩子试着做一做呢?我做了以下尝试:
自己洗澡、洗头发,自己洗脚、洗袜子,自己整理房间、床铺、书桌,另外,把餐桌做为一个固定卫生区交给孩子负责。开始因为比较新鲜,还比较积极主动,后来,情绪上稍有一些不情愿,有些烦躁,我鼓励她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坚持。
自己购物。女儿从小到大,不管是吃的还是用的,都是我们给她准备好,她只要伸一下手就行了,从暑假开始我开始锻炼她自己的一些简单的东西自己购买,比如:女儿喜欢吃的面包、自己需要的文具、自己喜欢看的书等,我只是站在外面,把钱交给孩子,这样无形中就给孩子创造了与人交流、独立选择的机会,通过这些锻炼,女儿真正从认识人民币到使用人民币,对钱建立了一个初步的概念。每次看到孩子独立完成一件事之后脸上那种颇有成就的表情,我心里也美滋滋的。
自己需要说的话自己主动说。以前,女儿总是说,妈妈,你帮我怎么怎么样吧!总是让我代替她说很多话,后来我发现,家长代替的越多,孩子的主动性就越弱。要想让孩子变得主动,首先我要学会闭口。慢慢的,凡事我会鼓励孩子自己去问、去说,增强了孩子的信心与勇气。
接着,学习上的事情也要学会自己操心。
每天的家庭作业是每位孩子和家长都必须面临的一个问题,女儿在这方面做的还不错,基本上不用怎么催,只是有时候认真程度不一样,忽好忽坏。我发现,家长开始督促检查是负责任的表现,但是如果一直都不停的督促检查,孩子就会形成依赖,进入三年级后,在学习和作业上我开始逐渐的放手,要求女儿写完作业自己试着检查,如果自己在检查的过程中发现错题并及时改正,我就会在作业本上记上一颗星,以此来直观呈现孩子近段时间作业的质量。
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不同的个体,不同的家庭不同的父母会培养出不一样的孩子,我们不能拿自己的孩子跟别的孩子比,只要我们有了想让孩子独立的意识,什么时候都不晚。
如果爱,请放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