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你能坚持吗
——写给儿子的悄悄话
韩素静
儿子,妈妈的新书《上一堂朴素的语文课》出版了,尽管这不是妈妈第一次出书,但妈妈依然激动。
这是妈妈的第一本语文教育专著,是妈妈在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第一本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大夏书系”系列图书,是很专业的教育教学书籍,妈妈就是读着“大夏书系”的书一步一步成长起来的。能在“大夏书系”出本专著,一直是妈妈的梦想。所以,当最初收到“大夏书系”的用稿通知时,当后来这本带着淡淡墨香的书摆放在妈妈面前时,妈妈激动得似乎看到梦想在一点点开出花来,对这点,你能理解吗?
随着这个喜讯接踵而至的是诸多祝贺和夸奖,但妈妈还是要强调一点:妈妈是老师而不是作家,对于写作,妈妈仅仅是喜欢,既不具有写作特长,也不具备写作功底。我的学历低——仅仅是个中等师范学校毕业生,一个中等师范学校毕业生,用脚丫子想想就知道能有什么样的功底;我的起点低——在农村学校工作四年,在县城学校工作三年。在一个人的成长经历中,初入职的几年可谓是成长黄金期,可那几年,妈妈在工作圈里从来没有听到过专业成长。好在妈妈是幸运的,尽管学历低、起点低,但截至目前,妈妈已经正式出版了三本书,并且第三本书还是在专业性极强、影响力极大的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我是幸运的,总是遇到温暖的人,温暖的事,但在幸运之外,我更感谢自己的坚持。是的,感谢自己的坚持,不管周围的环境如何,妈妈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初衷,在教育写作这条路上,妈妈坚持了十年,甚至比十年还要长。儿子,抚摸着新出版的书,我忽然想问你:如果你对某一个领域感兴趣,你有坚持十年的耐心吗?
是的,十年,你能坚持吗?
美国有一条“十年成功定律”,意思是在感兴趣的某一领域奋斗十年,一定会成为这一领域的专家。2002年6月22日,时为苏州市副市长、苏州大学博士生导师的朱永新教授在“教育在线”论坛发布了《“朱永新成功保险公司”开业启事》的帖子,帖子说:“参保对象不限,但尤其欢迎教育界人士;保期十年;投保条件,投保者必须每日三省自身,写千字文一篇;十年后持3650篇千字文来本公司;理赔办法,如投保者十年内未能跻身成功者之列,本公司愿以一赔百。”这则“启事”中,朱永新教授做出了“每日三省自身,写千字文一篇,十年后持3650篇千字文来本公司”的投保条件;坚持十年,他“保证跻身成功者之列”。儿子,看起来,无论美国还是中国,大家都认为“十年磨一剑”,“百炼方成钢”啊!
最初,当朱永新教授发出他的“启事”时,咱们家还没有电脑。妈妈是在2006年得知这则“启事”的。在这之前,妈妈也写写画画,但那些多是风花雪月的文字。好在2006年,在了解了朱永新教授的“启事”后,我决定朝着这条路的方向走。更庆幸的是,我不仅朝着这个方向走了,而且还真坚持到了现在,算算,也差不多十年了啊。
最初,我的工作任务很重:担任着一个班的班主任,两个班的语文课,还负责着年级组的工作。有这样的工作量,我当然是忙碌的、劳累的。但既然决定了成长方向,就要想办法促进和坚持。为了不给自己留退路,我曾在教室里承诺“每日写一篇教育随笔”,并请学生监督,如果哪一天完不成教育随笔的作业,就罚我擦黑板一周。人都是有惰性的,但不逼自己一把,你永远不知道自己有多大的潜力。
那段时间,尽管常规的工作任务已经让我忙成了陀螺,每天晚上备好课、批改好作业大多已经21:00。但,当想到如果交不上“作业”就要在全班学生面前擦黑板一周时,我就胆怯了:这可是言而无信的表现啊,我不要做这样的人。于是,不管夜多深,不管自己有多累,我都要完成当天的作业。
慢慢的,我有了敏锐的视觉,养成了书写的习惯。看了小说《简爱》,我留下了3000字的《教师要有生命意识》;参加工作的学生发来的一条短信,引发我写下3000字的《就这样被你们信任》……如果哪天没有文字留下来,我会感觉莫名地空虚和烦躁,似乎那个日子白白度过了一样。我明白,写作已经成为我的一种不可更改的生活方式和行走习惯,就如每天必须刷牙,必须洗脸。
2012年,我到了教研室做教研员。在外人看来,教研员的工作要比一线教师轻松多了。但我不这样认为,我要好好利用这个机会,更好地提升自己。在常规听评课工作的要求上,我又对自己提出了“写课”的要求。也就是说,听完、评完一节课并不算完成了工作任务,我还要记录下来做进一步分析。这个过程是记录的过程、梳理的过程,更是一个思考、总结、归纳、提升的过程,就这样,三年里,我积累了诸多案例,再加上前些年积累的案例,于是,一整理,一本《上一堂朴素的语文课》就诞生了。
儿子,这就是一本书的诞生过程。写每篇文章时,我从来没有刻意地想过:我要为出书而写。但坚持下来,一天天写下来,积累得多了,一本书自然而然地就诞生了。当然,一本书的出版,不是标志着妈妈已跻身成功者之列,妈妈仍然是一个普通的人。同样,妈妈询问你,“如果你对某一个领域感兴趣,你有坚持十年的耐心吗”,也不是要求你一定要跻身成功者之列。其实,什么是成功呢,不同的人对成功的界定是不一样的。妈妈只是想强调一点:如果想在某方面做出点成绩,一定要有坚持十年的决心和耐心,一定要坐得住冷板凳,耐得住寂寞。儿子,沉下心来,把目光放得长远一点,因为凡是能成功的,一定是在某一个方面有深厚积淀的。这积淀,甚至需要十年或者更多。
儿子,不要太急于所谓的成功,先静下心来专注地做事吧,不为成名成功,只为能够静静地成长。相信,人生的每一次付出,就像你在对着空谷喊话,不一定有人听到,但那绵长悠远的回音,就是生活对你最好的回报。
儿子,成功是需要幸运的成分,但成功更需要努力和积淀。没有积淀的成功不会是真正的成功,从这个层面上来说,妈妈期盼着长大后的你明确做某一件事的时候,能够坚持下来,坚持十年,坚持二十年,甚至坚持一生,无论中间遇到了什么波折。儿子,你有信心坚持吗?
现在,抚摸着这本新书,妈妈不由感谢十年前的那个开始,更感谢这十年的坚持,感谢那段为了一个承诺半夜还在摸索写教育日记的岁月;感谢这段貌似可以轻松但依然执着坚持的时光。儿子,对这一切,你都能理解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