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相同的春节 不同的“年味儿”作文

发布时间: 2017-05-13 10:45:18 作者: rapoo

相同的春节 不同的年味儿

不知不觉中,牛年已经悄然而至!

搜寻儿时的记忆,对于春节,满是憧憬与向往、期待与希望。记得小时候离春节还有一个月的时候我就开始倒计时,真是掰着小手指头一天一天的巴望着能早一天过年。因为过年能穿新衣服,能戴上漂亮的花儿,还能得到压岁钱。年三十晚上最珍贵的要数初一要穿的新衣服了。把它们叠的整整齐齐的放在枕头边上,生怕弄皱了。那衣服上带着的一股淡淡的新布的香味儿,至今还让我回味无穷......

小时候最喜欢回到爷爷奶奶所在的农村老家过年。每年一放寒假便让妈妈把我送到老家去过年,因为农村的年要比城市里有“味”儿。

“腊八祭灶,年下来到”。腊月二十三是小年,也是祭灶的日子。我爷爷便会在厨房的灶台上摆上一盘盘东西,虔诚地祷告,希望灶王爷到了天宫,在玉皇大帝那里多说些好话。也期望新的一年灶王爷能带给大家更多的食物,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

“二十八,贴花花”,明天就是腊月二十八了,在我们老家习惯于在这天把写满了美好希望的春联贴上各家的门户。“出门见喜”“福气满门”,盛粮食的囤上也贴上“粮食满囤”,水缸上贴上“清水满缸”满载着人们美好希望的大小春联贴满了院子里的各个角落。那时的人们对生活的要求多么的简单啊!有吃的,有水喝,有衣服穿就算很奢侈的生活了。

到了年三十,一家人变围在一起守岁,小时候农村还没有电视,更不知道什么叫“春晚”。大家可以随便吃东西、聊天,但是一定不能乱说话。如果说了不吉利的话肯定是要挨训的。我还记得年三十的晚上是不能扫地的,因为爷爷说那会把财富扫到外面去。我们都严格按照爷爷的要求去做的,但是财富却还是与我们无缘。小时候的生活一直过的很艰苦。

一晃三十多年过去了,我爷爷也离开我们十几年了。但是每当过年时我便会想起和爷爷过的那些艰苦而又甜蜜的春节。尽管那么清贫,但是却又那么的温馨。

在如今生活得到极大改善的社会,“春节”,在人们的印象中再不是能吃一顿好吃的、穿新衣的简单的美好愿望了。人们更加追求过一个高品质、有意义的春节。前天我去家电市场,看到买电脑、电视的特别多;移动通信公司买手机的人们也比平日多了不少人;花市上也是熙熙攘攘、热闹非凡。昨天我到郑州办事,有几个小时的时间我就到了花园路的外文书店看看,从一楼到二楼到处都是买书和看书的人们,很多家长都带孩子来买孩子们喜欢的书,春节给孩子送书应该是最好的礼物了!

相同的春节  不同的“年味儿”作文

寒假我也给自己制定了一个寒假读书计划,寒假期间我已经读完了李镇西的《做最好的班主任》,卢勤的《告诉世界 我能行》,我还要在寒假期间读完《教育智慧从哪里来》、《卓越校长的7个习惯》等书籍。同时我也给学校老师们制定了一个新年读书计划。每个老师每个月要读至少一本书,写一篇读书心得。一个具有学习力的团队才是有竞争力、有希望的团队。

相同的春节  不同的“年味儿”作文

时代在变迁,过年的年味儿越来越淡了,取而代之的是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更高的追求。现在的年味儿里又多了淡淡的花香和幽幽的书香。

一样的春节,不同的“年味儿”

border="0" width="350" height="68" type="application/x-mplayer2"pluginspage=""
name="MediaPlayer1" showcontrols="1" showpositioncontrols="0"
showaudiocontrols="1" showtracker="1" showdisplay="0" showstatusbar="1"
autosize="0" showgotobar="0" showcaptioning="0" autostart="1" autorewind="0"
animationatstart="0" transparentatstart="0" allowscan="1" enablecontextmenu="1"
clicktoplay="0" defaultframe="datawindow" invokeurls="0">
读书人网 >优秀作文精选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