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图书馆
不知从何时爱上了图书馆,真心爱上了图书馆。
如果你走进图书馆,置身于这充满墨得的书海里,一种庄严,高雅和神圣的感觉就会油然而生,这里是读者的天堂,学者的金矿,智者的金矿,睿者的乐园。是人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知识源泉。
学校的图书馆尽管不大,藏书不多,但是那份安静,那份书香,那份执着依然吸引着我。时不时总爱到图书馆里跑,翻翻这本,看看那本。和图书馆的图书在一起是一种美好的感觉,当眼镜看不见书的时候,只要一走进图书馆,仍然会产生浓浓的幸福感。于是总爱给同事介绍,哪些书适合哪些人看,好像很内行的样子。于是,同事也总喜欢让我为她们的孩子推荐好书,还说果然很好。
太喜欢去图书馆,于是办公室里的伙伴说:“你干脆搬到图书馆办公算啦。”一句玩笑,让我当了真。于是动用了所有的器官,展开了所有的想象,发挥出最美的语言,想说服领导,但是毫无结果,原因:担着毕业班的的英语课,还有班主任,还有教研组长,怎么能做图书管理员呢?尽管如此,那份喜欢越加分明。因为图书馆仿佛是一个迷宫,一个有花有果的花园,更是一个辽阔的宇宙。人在图书馆里博览群书,其实就是在进行着无穷的寻找,寻找那份幸福,那份快乐!
很庆幸自己的居住地离我们这座小城的图书馆很近,步行10分钟的路程,于是在周末的下午,在假期的某天总喜欢步行总进图书馆。从书架上拿起一本书,整个世界都是安静的,这时,听到自己的鞋踏着地板的声音,也会听到书被一页一页翻过的声音,更会听到自己平静而舒缓的心跳,还会听到书上的灰尘被轻轻抖落的声音。
在这里,我们可以饱览人类文化经典,感受到历史的悠久和曲折,以及人生的短暂和甘苦。可以借鉴古今学之道,在厚厚的史书里找到发族兴衰成败的规律,汲取当代科技精华,丰富各种社会技能,达到提高我们的社会认知能力,完善自我,强化社会角色的目的。在这里,她会使我们变得睿智和深遂,变得广博和丰厚,会使我们有一种超越红尘的大气和洒脱,会使我们拥有一种雅致淡泊的人生格调,会使我们的心灵变得宁静澄澈。在这里,她让我们的生命里充满了阳光,生活充满了幸福,她会使我们的生命更有价值,生活更有意义。
爱书的人在图书馆里,犹如一条鱼在海里畅游。站在图书馆里如饥似渴的读书时,有的只是阅读,一切都与时间的早晚无关,与功力世俗无关。无数的优秀人物都与图书馆结下了不解之缘。
胡适很早就与图书馆结下不解之缘。20世纪初,胡适留学美国时,对美国的图书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938年10月,胡适任驻美大使期间,北平图书馆有数百部善本书委托美国国会图书馆代为保存,以免遭破坏。书籍运到美国国会图书馆时,美国国务院派大员和该馆馆长努索埃文斯特陪同胡适前往察看。哪知胡适一进馆库,便情不自禁地席地而坐看起书来,完全把陪同的官员们抛之脑后。自此,胡适便有了个称号——“学者大使”。
马克思在伦敦居住时,每天像上班一样,从早上9点直到晚上7点,准时到图书馆阅览室去看书,研究大量文献和珍贵资料。由于他每次去看书总是坐在固定的座位上,时间久了,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就把这个座位作为马克思的专座。如果哪一天这个位子空着,说明准是马克思病了或是发生什么意外的事了。日子久了,在他看书的坐位下面的地毯上,磨擦出两条长长的足印,从而成为马克思当年在此刻苦研究学问的历史见证。
读书是幸福的,特别是在图书馆读书。那是和心仪的图书在一起的温馨与浪漫,那是站在无数大师肩上的骄傲与自豪。读一本好书,就是和一个高尚的人倾心畅谈。
在图书馆里,与书为伴,尽情读书,任凭时光轻轻流过。书香如水如风,流淌成了世间无比美丽的风景,摇曳多姿,楚楚动人,美在心间,幸福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