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一点思考作文

发布时间: 2017-05-18 10:54:07 作者: rapoo

1,对自己语文教学工作中的哪些做法比较欣赏:

我在语文教学中积极参与课程改革,勇于创新,大胆实践。以“自主合作探究”为基本的教学方法,运用各种方式进行小组合作,把课堂充分还给学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课堂中我善于营造情景进行教学,充分调动孩子的学习兴趣。融洽的师生关系使我们的课堂富有生机。

我还秉着‘积流成河’的观点,狠抓学生的一日语文学习常规,在积累中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具体做法如下:

一:每日古诗词晨颂

每天早读课前五分钟,有专门的承包人带领全班同学进行一日诵读,古诗词选择小学初中必背古诗词,并配上诗词解说和作者简介。在古诗词的滋养下进行富有诗意的一天。

二:课前口头作文

每堂语文课课开课前请值日班长给出作文题目全班同学进行口头作文。在口头作文中既增强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也增强了学生的作文构思能力。

三:每日阅读

每天午后上课前有半个小时的阅读时间,阅读书籍包括“初中生必读”的十二本书和“国内外的经典名著”,并让他们做好摘抄和感受。

四:每日课前读经典

每天的下午和晚自习的上课前五分钟,请一名同学为大家读经典故事连载,在自主阅读的基础上增加学生的阅读量,这样一个学期下来我们能共同读两到三本书。

五:每天日记

我让学生每天坚持写日记,并且有严格的八项步骤,每篇日记上注明:时间,天气,题目,正文,四字成语(日记中出现的),每天好人好事,每日三闲,每日名人名言。这八项内容不但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还对他们进行了思想教育。

2、目前语文教学存在哪些问题?你有哪些思考?做过哪些努力与尝试?效果如何?

经过多次实践,我感觉到的目前语文教学中有这样三点问题:

一: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

自从课改后,我们淡化了语文教学的工具性,大增语文教学的人文性,课堂多出现花架子,但是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重人文性的语文课堂不能培养出考试高手。怎样把我语文教学的工具和人文的和谐统一成为我思考的问题。

二:小组合作的实效性

自从小组合作出现后,我们大加赞扬也从小组合作中得到了不少实惠,但是所有的小组合作都富有实效性吗?一堂课热热闹闹的讨论怎么样能把它运用到实处是值得我探讨的问题。

三:教学必须模式化吗?

教学必须模式化吗?教无定法,教无常法,不同的题材不同的课型我们要用不同的方法来处理,是否要模式我思考了许久。

以上的三点问题我也思考过,小组合作也是在不断的变革中有所改变。改变小组分配,改变小组长的作用等。但是取得的成效甚微,迫切想得到理论的支撑。关于教学模式我认为课堂的升华需要从无模式——有模式——无模式的变化。教学既是科学也是艺术,科学需要模式,艺术不需要,因此,课堂教学仅有模式肯定不够,但没有模式肯定不行。

3、你在教学中有哪些困惑?你认为自己需要在哪些方面提高?你的计划是什么?

困惑:

我在教学中遇到的困惑就是不能对整个初中教材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在对学生的能力培养上不能做到有目标有计划的进行,感觉有点茫然。

我是一个接受新事物比较快,善于创新却缺少坚持的人,所以学会坚持是我下一步的目标。在语文教学上我认为我的专业素养需要提高,需要拓宽知识面,引领学生走进知识的海洋。

我的计划:

我准备从学习入手,全面提升自己的理论基础和语文专业素养。通过您的引领能有更多的提升。

一:课堂教学坚持小组合作,并思考高效的小组合作模式。

二:探寻目标教学的实效性

三:坚持一日语文学习常规。

四:改变以往的备课方式,通过集体备课和研课深挖教材。

五:博览群书,提升专业素养,拓宽知识面。

六:多向名师学习。

读书人网 >中考话题作文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