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走进毛虫老师书写生命传奇大杨树

发布时间: 2017-05-19 10:42:49 作者: rapoo

三年的时间,大杨树和孩子们共读了十几本童书,《绿野仙踪》《夏洛的网》《柳林风声》《波丽安娜》《彼得潘》《极地特快》《小王子》《永远讲不完的故事》《草房子》《青鸟》……这些书在孩子们的命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绿野仙踪》让孩子学会寻找自我。《夏洛的网》懂得生命的价值,学着为他人织网。《柳林风声》第五章讲了水獭小胖走失后爸爸妈妈焦急、伤心、无奈的心情。大杨树老师就让家长和孩子交流孩子有时回家晚了彼此的感受。范柳依的妈妈写下这样一段话:

站在寒风里,看着公交车一辆一辆开过去,却还没见到我熟悉的身影,心里开始越来越着急。一遍遍看时间,一次次翘首相望,那小小的身影还没有出现。开始抱怨自己,如果去接孩子,现在也该到家了。早知道就不在这儿空等了。

公交车又开过来了,心里升上一线希望:但愿她在这辆车上!车慢慢驶近。唉——不是我要等的车。心情马上又变成了失望。又一辆公交车开过来了。近了,近了,是12路!看着一个个下车的人还是没有她。怎么办?她没坐上这趟车,下趟车估计得15到20分钟。天已经完全黑了,她一个人在路边等车,一定又冷又急。算了,还是骑车去接吧。一路狂奔,从车海人流中飞速穿过,只怕慢了,她还要苦等。快到了,快到了,却见一辆12路擦肩而过。哦,天哪!白跑一趟。我掉转车头,一路狂追12路。总算接到了。

范柳依看了妈妈的话说:“妈妈问我,你知道你回家晚时我们的心情吗?我回答,不知道。但看了妈妈写的话,我真的不想再‘失踪’了”。

在导读条的引领下,一个个家庭乘上《柳林风声》这趟列车,开始了愉快的读书之旅。读书交流课上,孩子们老师讲述着共读时一家人的开心事。听着同学的讲述,每个孩子都闻到了浓浓的家的味道,它吸引着老师和孩子不停地向前走,去营造更美好的学习生活。大杨树的帖子中有程天宇发来的帖子,内容是导读题中关于家的讨论:

父:家是我下班后休息的地方。

女:家是我放学后向往的地方。

父:家是我享受天伦之乐的地方。

女:家是我饥饿时享受美味的地方。

父:家是我不断提高素质和学习的地方。

女:家是我受委屈时得到安慰的地方。

父:家是我失意时倾诉的地方。

女:家是我遇到难题时静下来思考的地方。

父:家是我快乐时一起分享的地方。

女:家是我犯错时反省的地方。

......

这是一幅多么温馨的家庭美景图啊!这样的场景在每个家庭都会有的呀。

共读《柳林风声》最后一章时,发生了有趣的事。大家经过讨论,明白了不安分,乱闯祸,自高自大的蟾蜍改正了错误,所以称蟾蜍是英雄,是知错就改的英雄。大杨树问孩子们:“你们谁是知错就改的英雄?”班里几个以前不用功的孩子举起了手。就连最难管教的刘景愚也自信地举起手,说自己是知错就改的英雄。而且他还看到了其他同学身上的优点。他在日记中写道:“我是一个知错就改的英雄,因为我现在不拿别人的东西啦。我知道刘政辉也是这样的英雄,他已经快是作家了。”吴越也在日记中写道:“我觉得我们班的‘三兄弟’是知错就改的英雄。刘征辉已经上路,银振远还差100米,郑朝辉已经到达英雄站。我们班会有更多知错就改的英雄。”

《波丽安娜》让他们学会做快乐游戏。冀建华说,每次坐在车后总是抱怨,遇上红灯啦,妈妈的披肩碰住他的脸啦。现在,孩子坐在车后,遇上红灯会说,正好可以休息一下。披肩碰到他,他说,就像妈妈的手抚摸着她的脸。

共读《彼得潘》,郑一鸣的妈妈和许多家长都觉得书中的“永无乡”(其他版本也有叫“无忧岛”“梦幻岛”)像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呀!而陶渊明又是田园诗的鼻祖。他的诗是美丽的田园风光,他的《桃花源记》是我们中国人心中的梦幻岛。于是大杨树决定让孩子们花上几个晨诵时间来学习《桃花源记》。

他们的学习,是水到渠成,不是为学习而学习。这样和孩子的生活、和孩子的生命相结合的学习,要比初中生学习《桃花源记》要深刻得多。这样的学习我们还担心成绩吗?我们还担心分数吗?这样的学习是向着伟大的未知开放,让我们看到了孩子学习的潜能。

2007年的圣诞节,又是一次美妙的编织。圣诞节前,他们共读了《极地特快》,还看了《极地特快》这部电影。平安夜的晚上,大杨树为孩子们买来65本《苹果树上的外婆》,每本书上用英文写上“圣诞快乐”,又用汉字写下“送给爱读书的孩子”。下午放学,等学生全走完了,大杨树把65本书放到每个学生的桌斗里,等待着圣诞节的到来。

圣诞节一大早,打开教室的门,孩子们走到各自的座位前。杨雨康第一个发现,他奇怪地问:“老师,我的桌斗里怎么有一本书?”大杨树还没来得及回答,刘景愚也发现了,他大声说:“我的桌斗里也有一本!噢——一定是每个人的桌斗里都有。快看桌斗!”来的同学赶紧低下头去桌斗里找,果然找到了一本书。来晚一点儿的同学一进教室,就有人告诉他:“快看你的桌斗!”他们都喜滋滋的捧着这本书,津津有味地看起来。

圣诞节的早上,孩子们完全被书迷住了,书香弥漫了整个教室。郭香源写下这样的话:外国的孩子过圣诞节,中国的孩子过吗?过!焦作市解放区环南一小四二班的孩子就过圣诞节!圣诞老人就是老师。她让我们爱书,我们现在真的真的爱读书。

新教育儿童课程最注重编织,这样的编织让孩子们的生活变得美妙无比。

《小王子》,让孩子们懂得了驯养。他们懂得了大杨树每天用诗歌,用故事,用美妙的编织,用精彩的仪式驯养他们。

今年六二班的孩子要毕业了,留下了一百多本图书。经过商量,他们决定把这些书捐给贫困山区的孩子,他们要把这浓浓的书香播撒到贫困山区的孩子心中。7月4日这天,大杨树带着孩子们驱车前往修武西村乡双庙完小。在双庙完小,他们举行了隆重的捐书仪式。这次活动作成为他们一个特殊的毕业仪式。

大杨树下,聆听生日甜美的祝福

走进毛虫老师,书写生命传奇——大杨树下的故事(中)作文

在和新教育同行的日子里,每天清晨,环南一小六二班的孩子都会用一首首美妙的诗歌开启一天的生活,在每一个黎明与诗歌共舞。而大杨树老师也开始给孩子选择生日诗,在孩子生命成长的关键时刻,用朴素的仪式、用美妙的诗歌开启孩子生命的黎明。

每个孩子生日那天都会得到一首生日诗。生日的仪式上,没有丰盛的生日宴席,没有甜美的蛋糕,没有摇曳的烛光,有的是老师和全班同学一遍一遍的吟诵,和真挚的祝福。这就是仪式,一种朴素而神奇的仪式。

一年的时间,六十多个孩子每人都得到了自己的生日诗,每人都拥有这样一个仪式,六十多个孩子焕发着生命的光彩。

刘景愚是一个特别爱动的孩子。在家里,经常被脾气暴躁的妈妈打骂,使他形成一种既胆小又逆反的性格。来到学校,他的书包里、口袋里,总是装着一些小玩意儿。上课不是玩儿东西,就是扰乱旁边的同学上课,没有人愿意和他坐同桌。老师批评他,他一副害怕的表情,可却梗着脖子,又是不服气的样子。老师批评之后,他会在老师转身之际或离开之后,在背后恨恨地说:“再吵我,我就打119告你!”他还不知道究竟该打110还是119,心中却充满了怨恨。表扬他,他呆呆地看着你,满腹狐疑的望着你,依然无动于衷。每个老师都对爱动的他束手无策。幼儿园、学前班他总是坐在教室的最后一排,成为角落里的孩子。

刘景愚来到这个班,让大杨树头疼不已。座位调了一次又一次,来告状的学生一个接一个,要求给孩子调座位的家长来了一拨又一拨。老师多么希望好动又怪癖的刘景愚能变得沉稳又文静啊!

自从开展“毛虫与蝴蝶”儿童阶梯阅读实验,大杨树老师的思想与理念发生了极大的变化:这样的孩子,同样应该得到关怀。我们不能抛弃他,不能放弃他。

老师开始换一种眼光看这个孩子,开始用一种新的方法去教育这个孩子。

刘景愚的生日快到了,大杨树找到了《会思考的石头》这首诗送给这个孩子。希望让这个孩子变得像诗中的那块石头一样沉稳,会思考。

杨树老师本来打算到商店买一块石头送给他。可是由于事务繁忙,没来得及给他买石头。她就在石头堆里找来一块石头,把它洗干净,装在一个精致的小盒子里。刘景愚生日那天,全班把生日诗送给刘景愚。大杨树把这块普通的石头作为生日礼物送给刘景愚。

4月8日早上,一场春雨悄然而至,这场春雨也是赶来为刘景愚祝福吧。雨点啪啪地敲打着窗户,这是春对刘景愚的祝福。祝愿他变成一块安静的石头,一块会思考的石头。在春雨的伴奏下,全体同学送上了最诚挚的声音:

亲爱的刘景愚

忽然 你想变成一块

会思考的石头

静静地坐在那儿

一动也不动

清晨迎接朝霞

夜晚仰望繁星

变成一块会思考的石头

日子很充实 也很轻松

一个安静沉默的刘景愚

在思考着严肃的事情

真的 你知道了学会思考

人才会变得聪明

走进毛虫老师,书写生命传奇——大杨树下的故事(中)作文

多少孩子羡慕呀,吴越说:“我生日那天,哪怕老师送我一根枯树枝,我也要珍藏一辈子。” “这首诗也给四二班每一位同学以震撼。送完这首诗,上课时每个孩子都端端正正的坐着,静静地思考问题。他们都变成了会思考的石头。张家齐在家里和妈妈共读童书时特别认真。妈妈问他为什么。他说:“我要做一块会思考的石头。”

刘景愚在日记里写下了这样的话语:老师送我一块石头,一块会思考的石头。就是希望我做一个像石头一样会思考的孩子。石头是一动不动的,我却动来动去,像鱼一样。做石头就要改掉多动症。我相信,我一定会变成一块石头,一块会思考的石头!

刘景愚慢慢地变了,上课变得安静了。有时开始做小动作,大杨树就会说:“会思考的石头,你在思考什么?”刘景愚就会羞涩地一笑,马上坐端正开始听讲。任课的老师都说刘景愚变乖了。今后的日子里,刘景愚还犯错误,还会出现这样那样的状况。只要我们懂孩子,用一颗爱心去关爱孩子。这株紫丁香一定会朝着我们希望的方向走去。

2008年5月12日,是环南一小的新教育开放日。开放日的第一项内容是大杨树班的生日诵诗展示。刘景愚参加了展示活动。这次活动他表现得很出色。

这就是新教育的魅力。新教育是什么?它是新希望,它渴望遭遇,遭遇许许多多大家司空见惯的、习以为常的事物,然后静悄悄的改变它。当他们的心灵得到滋养时,我们的教育变得这样简单,变得这样具有诗意。

每个孩子性格不同,生活背景也不一样,在不同的背景下,形成了不同的性格,有了自身的特点。生日送诗一定是适合孩子的特点。

程天宇是一个非常内向、胆小的小姑娘,和她说话时,她总是眼睛盯着别的地方,不敢正视对方,一幅冷冰冰的样子,下课了,总是一个人坐在座位上,不和同学们玩耍,喜怒哀乐从来不曾表露。天宇妈妈曾告诉大杨树,天宇爸爸现在都不愿来接程天宇。因为每次来接程天宇,程天宇都是一句话不说,把脸扭向一边,没有一次喜悦的表情。每次接完孩子,爸爸回家都要发一番牢骚:“以后我再也不去接孩子啦!每次我去接她,总是不高兴,我还接她干嘛?”程天宇的冷漠伤了爸爸的心。是啊,如果程天宇能敞开自己的心扉,向亲人和朋友们表达自己的情感,让别人感受到来自天宇的深情,天宇该有多么幸福啊。大杨树忽然想到了金子美铃的《笑》。天宇太需要微笑了,生日就把这首诗送给她。

走进毛虫老师,书写生命传奇——大杨树下的故事(中)作文

生日那天,程天宇站在讲台上,全体同学起立,把这首诗送给她,此时的天宇,虽然还略带羞涩,但看得出她的笑挂在了唇边,她的笑写在了心里。

送完诗,大杨树老师问天宇:“你喜欢爸爸吗?”天宇连连点头。老师温和地告诉她:“喜欢爸爸,就应该让爸爸知道你对他的爱。冲爸爸微微一笑,给爸爸一个拥抱,送爸爸一个亲吻。爸爸知道孩子那么爱他,他该有多高兴呀!今天回家就给爸爸一个拥抱,送爸爸一个微笑,好吗?”孩子笑了,郑重地点点头。

晚上,当大杨树老师打开帖子,看到了程天宇回的短信:“亲爱的老师,告诉你一个好消息,今天我一进家门,就亲热地叫了爸爸。爸爸高兴地和我拥抱,那一幕真让人感动。还有今天晚上,我和爸爸一起共读,可高兴了。老师,您的办法真管用,可以算是灵丹妙药了。”

一首美妙的诗,穿越了孩子的生命,为孩子编织出美好的生活。今天,大杨树老师把《笑》这首诗送给了程天宇,明天,孩子会把自己的微笑送给亲人和朋友,让他们彼此分享幸福与快乐。

脾气暴躁的张烁玮被数学老师批评了,他一生气,就把自己的数学书撕掉。常老师知道了这件事,看到被撕的乱七八糟的课本,既为孩子的行为感到生气,又为孩子感到难过。她没有过多地批评他,而是把数学课本拿走。大杨树告诉他:“你把课本撕成这样,我听见你的课本在哭泣,我听见他说,他再也不愿和你在一起啦。”这时,小班长对大杨树说:“老师,你把张烁玮的课本给他装订好,等他生日那天把课本送给他。”孩子的提议太好了!可是他的第二次生日要等到学期结束,那时再送,意义已经不大了。于是,就在12月2日那天,大杨树为张烁玮举行了一个仪式,送上他的生日诗,同时送上老师为他重新装订好的课本。

走进毛虫老师,书写生命传奇——大杨树下的故事(中)作文

那天,常老师把张烁玮的妈妈也请来,在简单、朴素、隆重的仪式上,孩子接过重新装订好的课本。我们感觉到,就在这一刻,这个孩子获得了新生。常老师坚持为全班六十多个孩子生日送诗,是因为她相信:每个孩子都是一个优秀的生命,她要让他们成为正直、善良、勇敢、坚强、乐观、豁达的人,让他们走好人生的每一步,让生日诗成为伴随孩子成长的精神力量,常老师要送给孩子一生有用的东西。

三年的时光,孩子们丰富了情感,学到了了知识,今年毕业,大杨树班的孩子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范柳依、冷铭婉在六年级毕业考试中拔得头筹。大杨树班有28名学生进入全区前500名,获得全校第一。

读书人网 >优秀作文精选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