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遨游书海寻觅成长方向记我们的班

发布时间: 2017-05-19 10:47:51 作者: rapoo

遨游书海,寻觅成长的方向

——记我们的班级阅读

作为语文老师,我知道,写从读中来,要想让学生写出好的文章,读是必不可少的一步。杜甫大诗人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作为班主任老师,我还知道,对学生最好的教育是让学生学会自我教育。怎样学会自我教育?读书是最好的方式:读的过程是思想沉淀的过程,也是自我反思的过程,触动心灵的文字往往比千言万语的说教效果更好。可提起来惭愧,虽然我一直提倡学生阅读,但开展的声势总不浩大,虽然学生也爱阅读,可发起的书香寒假倡议却鲜见有学生发博文。说起来,理由总是一大堆:不会打字,没有电脑……但我心中仍有信念——给他们做榜样,喜爱读书,就是热爱生活的开始!带领学生遨游书海,就是我最大的幸福。

班级阅读活动虽然谈不上有声有色、轰轰烈烈——没有固定的图书角,也没有集起足够多的图书……但丝毫不影响学生阅读的兴趣。每节语文课的自由发言,更是他们展示自己所读书的最佳机会——学到哪个问题,或者我问到哪个问题时,别的同学都面面相觑,而一个同学能说出答案或扩展一下,这样赢得别的同学的艳羡,那这位同学的得意就溢满眉宇,神采飞扬,好不惬意!

我给学生的制定的阅读计划就是:每天早上一首诗(双休日除外),一学期读一部名著、写一本摘抄(32开小本子)。坚持做下去,阅读会改变一个人的成长。

每天早上一首诗,由值日生负责写在黑板边上,学生写在摘抄本上,大多是四言绝句,提前自由读两遍,然后预备铃响唱完歌后再齐读两遍,学生大多已会背了。再加上老师稍作讲解,学生理解更深刻了,记忆也会更牢固。日积月累,一学期下来,学生也能积累个百十首古诗。古人说,读罢唐诗三百首,不会写来也会吟。的确,现在学生写作文时,时不时也出现古诗词,而且用得很恰当,这不是每天滋润一首诗的效果吗?

读一部名著的工程浩大,学生也没有阅读课表中所列的书目,他们只是在家读各种版本的《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红楼梦》,但这已足以,有了在课堂上炫耀的资本,他们更加地喜爱阅读了。比如学习《井阳冈》时,课本只是介绍了武松打虎的事,而对读过《水浒传》的同学,对于武松,则能从梁山好汉说开去;再比如学习“三”的典故时,有的同学显出茫然的样子,而有的同学则能从“三打白骨精”、“三打祝家庄”说开去,对于没有读过名著的同学,这不又是一种文化的感染和熏陶吗?

午班时间进教室,总能看到学生们在写着什么,也有老师说,我们班的孩子爱写字。每当此时,我都感到很欣慰。阅读,要留下痕迹:喜爱的句子,打动心灵的话语,或者是读别人文字时自己灵感的突现,都要把它及时地记录下来,这样,同学们会越积淀越深厚,对于自我的完善更有利。

你一个苹果,我一个苹果,交换一下还是每人一个苹果。但你一本书,我一本书,交换阅读,我们每人就拥有了两本书,全班交换,我们的收获更大。更重要的是,在这交换的过程中,同学们学会了合作,学会了配合,也学会了积极阅读。因为袁枚大人有一句话叫“书非借不能读也”,更学会了在书中寻觅正能量,寻找自己成长的方向,把自己塑造成一个大写的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

读书人网 >六年级作文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