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安静”与“务实”的生动教育 作文

发布时间: 2017-05-25 10:46:29 作者: rapoo

——读吴非《致青年教师》有感

可能是读过太多教育论著的原因,刚拿到学校发的两本书的时候,确有种不以为然的感觉。一直让它们在自己的书桌前静置了两天,而在前天当我不经意间打开吴非老师的《致青年教师》后,我便再也放不下了,一口气读了大半,竟错过了午饭时间。

读吴非老师的书,字里行间我都能读到两个词“安静”和“务实”,“安静”是一种心态,“务实”是一种精神,经济膨胀的背后是人们的浮躁,浮躁的人群里最缺少 “安静”的心,最需要“务实”的精神。这样的一种精神是特别有利于我们这些青年教师的成长的。而吴老师就是通过自己的平实的文字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我们正在犯或将来可能会犯到的一些错误,很清晰地指出了青年教师在踏入教育征途之后极易走入的教育误区,同时又以一个师长的身份用兄长的语气告诉我应该怎么去做,静心读来,不觉委婉如沐春风,心头豁然之况如灿放之夏花般绚烂,阅读之味甘之若饴。

吴非老师是个真正能够懂得教育解读教育的人。他不但是在用一个成功的教育者在著书立说阐释教育,但就其语言的淡雅,形式的简单明了,就足以成为他的教育思想和理念的最好的注脚。教育就像是吴老师的书,应该是简洁、明了的,晦涩、难懂的永远不能成为教育主旋律;教育应该是生动的,生动的教育才能营造“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氛围。

看看吴老师给自己的文字的分类吧:第一辑——做个有胸襟的老师;第二辑——不要急;第三辑——心里装着学生;第四辑——尊重常识;第五辑——不放弃理想;……,就是那么直接,明白晓畅地告诉你,青年教师应该具有的基本素质;而每一辑的小篇目,题目而显得更加的务实,如《不要因为这样的话而自得》、《说学生听得懂的话》、《不要保留学生的检讨书》、《教师的人文素养比业务更重要》等,更让我们能够像对镜而视一样的去明察自我。

一直以来,我都认为是自己是努力的,在自己不断的努力下,自己是优秀的。然而,读完《不要因为这样的话而自》之后,我的羞赧之色无以言表,曾几何时,我都得意于家长对我说“我的孩子真的很幸运,能跟着郑老师”、学生说“我们的班主任是最优秀的”,而吴非老师说:“老师必须通过教育教学,让学生敬重文化和文明,让学生敬重教育,获重教师,敬重所有的劳动者。”尤如当头棒喝,你是谁?不禁自问,我是一个教师,一个基础教育者,“教育不是体育比赛,我们不需要‘战胜’谁”,我们只需要战胜自己,让自己在自己的教育过程中有所悟,有所提高!

静下心来读一读吴非老师一篇篇短小文字吧!仿若一个老者禅定之态在娓娓道来,所言之意皆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哲思。

当我们浮躁时,听听吴非老师怎么说:“不要刚刚有个想法就急于向别人介绍。和同行比,你只需要考察自己做得对不对,做得好不好,而不要和谁去抢‘发明权’。对那些动辄喜欢说‘我在国内第一个提出……“的,我懒得说些什么。那么多汉字,有哪一个是你造的?以你的学养,除了有些病句是你的独创,你几乎不可能有什么发明权。”多么朴实、亲切而又具有警醒力的话语呀。此言之下,那些曾经的狂傲之气,谁能不收敛几分,回首来路,看看身后的行囊,竟然薄如蝉翼,空空如昨,恍然才看清,自己其实就是那只“一步一步往上爬”的蜗牛,并非梦想中的雄鹰,好在自己还有一份坚持,还是埋头读书,用一种欣赏的姿态行走,勤奋地捡拾沿路的风景,精心打扮自己心灵的花园吧。再次抬头看天,才发现理想的金字塔顶原来从来都没有人能够停留!

和我一样的正在努力在教育的征途上前行、探索的青年朋友们,翻开这本吴非老师的《致青年教师》,用心聆听吴非老师给我们的寄语吧!

终于将吴老师的《致青年教师》读到了最后一页,最后一篇的题目是《让我们回到童年》,心灵正如窗淅沥的夏雨在滋润大地,已不知从再次捧起这本书已过了多长时间,只觉得自己像一个孩子,我真的就回到了从前,我的心此记得就如那雨丝滴落纤尘不染的天空——明净而高远,我不是在抒情,我只是在用自己拙劣的文字表述我对另一个人的文字的品味,不知算不算共鸣,但至少还没有一本教育专注能让我这样的的执着和热烈。

爱上教师的职业,就去爱书吧,读书是你工作之余最好的“娱乐”;

如果你拥有这本书,那就是去读吧,相信你会读出比我更深刻的内涵;

风把书而再次打开,呈现在我眼前是吴非老师在书中的最后一段话,就用它来结语吧:

“不错,我们是教师,可是和所有的人一样,我们在成长中失去了许多宝贵的东西。那些像梦一样的诗,像诗一样的梦永远不再回来了,可是它还留在孩子们的眼睛里,孩子们就坐在你的面前……

爱所有的孩子。”

读书人网 >中考话题作文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