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状元是怎样炼成的作文

发布时间: 2017-06-01 10:44:06 作者: rapoo

状元是怎样炼成的

(个人见解,如有偏颇,请谅解)

2014年7月8日,郑州市中招分数公布,中招状元潘晓凡,以654的高分(裸分649,少数民族加5分)赢得了无数家长、孩子的赞誉,郑州各大媒体对晓凡做了专访,看后,我不禁哑然失笑——“没上培训班”、老师特许不写作业”、“喜欢玩游戏”,这是媒体着意渲染的部分。前两天,有一些新初中生家长在QQ群上跟凡妈取经,问了一些不着边际的问题——“俺就想问问,咋能当上状元?”晓凡是不是也经常打游戏?如果玩,是什么游戏?该如何控制?”“晓凡用辅导书吗?看哪些书籍?”“对孩子管得严吗?”“孩子语文作文和阅读分析是如何得高分的?有什么学习技巧和考试技巧?”……我不禁又是哑然失笑。家长们的心情可以理解,但似乎有点急功近利了。

如果,我对晓凡一无所知的话,如果,我跟凡妈没有接触过的话,我也会跟许多家长一样,把晓凡看成是神一般的孩子,但是,偏偏我对晓凡还有那么一点了解——我儿子是他同校不同班的同学;我跟凡妈,也有那么点交情——我们相识于小升初之时,孩子初中三年,你来我往中,我们结下深厚的友谊。因此,我对凡妈的家教理念,对晓凡的成长,还是略知一二的,尽管凡妈说,“状元”只是偶然现象,但我深知,晓凡今日状元之实,是家庭、学校和孩子三者长期努力所开出的明艳之花,偶然之中存在着必然。根据个人的见解,我总结了几个方面,未经凡妈审定,私自发在这里,可能不够全面,但却是我深思之后的认识和总结:

其一,良好的家庭氛围。晓凡生活在一个书香门弟之家,姥爷是矿业界元老,退休之后还经常被各地邀请去当顾问,发挥余热,姥姥是一位教了一辈子书的中学数学老师,爸爸是位谦谦君子,妈妈虽然曾一度辞职在家,全心全意陪伴晓凡成长,但她却爱读书,爱学习,靠自学考取了营养师与心理咨询师资格证。在这样一个学习型家庭中,晓凡自然耳濡目染,自小就对对知识和书本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心里埋下求知的种子,对学习充满了热情,能够做到积极而主动地学习,全力以赴地实现自己的学习目标及愿望。

其二,和谐的亲子关系。凡妈原来的工作,非常繁忙,晓凡出生后,凡妈每天早出晚归,无暇照顾和陪伴晓凡,有一段时间,凡妈发现“孩子跟我不亲了”,在工作和孩子两者之间,凡妈内心的天平倾向了孩子,为了晓凡的健康成长,凡妈辞去了待遇优厚的工作,当起了全职妈妈,一心一意陪伴晓凡成长。睿智的凡妈,顺应孩子发展的天性,很善于高瞻远瞩,抓大放小,虽然我不知道晓凡小时候和妈妈的关系如何,但我可以从现在晓凡和妈妈的互动中得到一些印证:晓凡在家,喜欢把学校发生的各种有趣的事情说给爸妈听,能够和父母毫无隔阂地进行沟通交流,这对于青春期的孩子来说很难得,另外,晓凡也没有一般青春期孩子的“逆反”现象,能听得进父母的劝导:有一段时间,晓凡喜欢上了手机游戏,回家就拿着手机玩,凡妈怕影响他学习,跟晓凡谈判后,签了个协议,据说什么时间可以玩,一次玩多久都有很详细的规定,晓凡听从妈妈的劝导,严格按协议办事。晓凡和父母之间的这种良性互动,使晓凡能够明白父母的心思,也懂得自己真正想要什么。睿智的凡妈,深谙与孩子相处之道,在孩子需要自己的时候,坚定地陪伴孩子成长,而当需要放手的时候,毅然重返职场,避免在家里和孩子有过多冲突。而懂事的晓凡,知道妈妈工作繁忙,坚持生活自立、自理,母子俩和谐的互动关系确实令人赞叹。

其三,良好的学习习惯。凡妈说:“晓凡学习上的事我从来没有管过。”但我知道,她只是不管晓凡具体的学习问题,如,作业题对错与否,英语单词课文背会了没有等诸如此类的事情,晓凡独立思考、自主学习能力特别强,应该得益于凡妈长久以来的培养吧。老师经常说:晓凡这孩子是一点就通,一说就破,甚至不点就通,我想,如果没有超强的课前预习工作,恐怕是神人也难做到。刚上初中时,凡妈曾苦恼于晓凡做作业特别慢,但却从侧面反映晓凡做作业的态度非常认真,因为只有认真的孩子,在大量的作业面前,才能够做到宁肯花时间一丝不苟地做完,也不愿潦潦草草地应付。良好的学习习惯,使晓凡能够轻松地完成学校的功课,而且,还有时间练练小提琴,学学高深的奥数。晓凡主动做事的习惯不仅仅只在学习中,还在其他方面。有一件事,我一直记忆犹新。中招体育考试之前的周末,我和老公陪儿子去二中看场地,想让孩子适应一下,碰到晓凡母子俩,凡妈因为工作忙,先走一步,留下晓凡一个人,晓凡在各个考试场地反复练习,而很多孩子,因为不耐烦等(跳绳、立定跳远要在规定的器材上进行,而去适应场地的学生太多了,器材有限,大家需要排队),只练习一两次就离开了,我儿子就是这样,好意提醒他多练两次,他反倒说:“知道怎么回事就行了。”我看见晓凡,一次次在那里排队,一次次练习,所以,晓凡的体育考了满分,也不是别人想象得那样轻而易举得到的。虽然我没有亲见过晓凡学习时的样子,但就凭他当时这种劲头,我觉得这孩子真的特别有心,特别能坚持。一个孩子,有这样一种坚持不懈的劲头,不要说学习,将来做什么事情会不成功?

其四,刻苦的钻研精神。任何一个学业优异的孩子,必然有着一种刻苦学习的态度与努力钻研的精神,晓凡也不例外。晓凡没有午睡的习惯,但中午也不闲着,凡妈说,他喜欢抱着个学习机看自己喜欢的东西,钻研各种难题。凡妈根据生命科学原理,要求晓凡晚上十一点钟之前必须上床睡觉,当然,有时候作业太多,晓凡没有完成,他会第二天凌晨四五点钟爬起来接着写。凡妈很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但看孩子懂得刻苦学习的重要性,也就没有去阻止孩子。我儿子曾说过晓凡做的一件不可思议的事,中招前,晓凡每天在班上后面的黑板上,用复杂的数学公式演算 “今天距中招考试还有XX天”,哇呀,这样喜欢钻研的孩子,真是太少见了!

其五,强壮的体魄与健康的心理素质。说到这一点,不得不佩服凡妈的智慧。为了晓凡,凡妈通过自学,考取了营养师资格证和心理咨询师资格证,精通营养理论和心理学知识,并用于晓凡的成长中,一方面,给孩子做好后勤工作,精心为孩子准备饮食,而且,不管学习多紧张,周末凡妈都要督促晓凡进行体育锻炼,让晓凡拥有了强健的体魄;另一方面,凡妈时时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即使孩子出现一点点的心理问题都能及时引导,提高了晓凡的心理素质。见过晓凡的人,都会被这个高大、帅气、阳光、乐观、自信、坚强、乐于助人的大男孩所折服。我听说过无数高考的例子,那些笑到最后的优秀学生一般都是性格开朗、品德优良、乐于助人的孩子,他(她)能把学习当乐趣,平时心中有同学。晓凡就是这样。例如,他经常给同学讲题,即使在中招最后的关键时刻,大家都觉得时间不够用的时候,他依然坚持为同学解疑释惑。所以说,他不是那种只埋头于学习的孩子,无数教育家们所推崇的优秀学生标准——全面发展、健康成长,晓凡绝对、完全符合。

其六,良师的合理引导。晓凡成绩优异,又刻苦好学,深得老师喜爱,听凡妈说,晓凡小学时的英语老师,在晓凡上初中后,还一直督促晓凡好好学习英语,办法之一,就是给定期给晓凡布置英语背诵篇目,并且通过电话让晓凡背给她听,这样用心的老师,可能普天之下也找不到几个了吧?晓凡上初中之后,班主任翟老师尊重孩子个性发展,推崇因材施教。老师也是我儿子班的语老师,每次家长会,倾听老师的教育理念,对我来说是一种洗礼,也是一种享受。老师曾说过:每一个孩子都是上天赐给我们的特殊礼物,我们不要把孩子培养成流水线上的标准化产品,尊重孩子的个性发展,让孩子成为他自己,是家长老师应该谨记的道理,我非常赞同老师的观点。老师给家长们发短信,无论孩子成绩如何,从来都没有指责,没有抱怨,而是悉心指导家长如何鼓励孩子,信任孩子,给孩子信心。老师带的班是划片班,生源不如重点班。晓凡小升初时,就已经是尖子中的尖子了,当年曾以第一名的成绩考上枫杨(小升初时也是状元哦),只是参加小学对外语的推荐生考试,因英语稍弱未能考取(推荐生考试只考英语,而晓凡的强项在奥数),而被分在划片班,因此晓凡在班里,自然遥遥领先,因材施教的老师对晓凡的要求与别的孩子有些不同,所以才有了报纸上宣传的 “特许不写作业”,但只是特别简单的、一看就会的作业,这也给晓凡腾出时间钻研他喜欢的奥数和补齐他相对较弱的科目,如语文、英语、历史、政治等文科科目,正是因为晓凡得遇良师引路,才有了最终门门都优异的成绩。除了学校的老师,晓凡身边还有一位不是老师胜似老师的“老师”——姥姥,晓凡的姥姥曾是中学数学教师,我不知道晓凡对数学浓厚的兴趣是否来自于姥姥的熏陶,但姥姥确实对晓凡的数学学习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我的儿子刚上初二时,月考数学只考了80来分,我心急如焚,请教凡妈是否应该报个培训班,心地善良的凡妈立即说,晓凡姥姥刚好来了,可以给孩子辅导一下。儿子听完辅导回来,说姥姥讲得可清晰了,只看了一下他的卷子就知道问题出在哪里,以后如何学习和复习。试想,晓凡深得姥姥真传,数学岂能不好?

其七,聪慧的先天禀赋与科学的早期教育。晓凡先天禀赋好,学习能力强,是上天特别的眷顾,而智慧的凡妈从晓凡0岁就开始的早教,使孩子得到了较早的开蒙,启动了孩子巨大的潜能,让孩子的先天禀赋更好地发挥出来。凡妈说“晓凡的教育是从0岁开始的,现在已经不需要修正什么了”,不由得让人内心震动。虽然说,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是天姿聪明,但科学的早教却是家长能够做到的,在孩子年幼时期,给予其良好的环境影响,丰富的生活熏陶,榜样的言行诱导,快乐的学习游戏,积极的心理暗示,孩子巨大的身心潜能会自己释放出来。

其八,轻松愉快的应考心态。优秀成绩的取得既有必然性,又有偶然性,像中招、高考这样关孩子前途的考试确实存在着发挥和运气的因素,它既是考能力,更是考心态,它是一个孩子综合素质的体现。尖子生都有得状元的可能,但是能把大型考试视为一次普通的“考试”,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来太难了,一般的孩子很难做到。晓凡却做到了,因为,晓凡平常对考试,很少在意名次和成绩,他喜欢钻研,喜欢“把不会的学会”,觉得“名次不重要”,高分所带来的快感,远远不如那种“学有所得”的成就感,让他更高兴。所以,对于考试,他并没有多看重,他喜欢学习,不是因为可以考高分,而是出自对知识的“征服欲和兴趣”,做会了题目比拿到了分数,更能让他兴奋。正是这样一种心态,使他能在大大小小的考试当中举重若轻,重视过程,而不在意结果,反倒能经常取得优异的成绩。晓凡平常在学校的成绩,基本上都是班级第一,全校前十名。中招考试之前,晓凡已经和志愿学校——一中签约,使他有了更加轻松的心态去参加考试。所以,中招状元,也是实至名归呀!

写了这么多,忽然发现总结晓凡成为状元的经验,谈学习本身的并不多。大诗人陆游云:“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其实,影响孩子学习的因素,又何尝不是在学习之外,作为家长,有些事情我们可能做不到,比如,孩子的先天禀赋,我们无法改变,孩子遇到什么样的老师,我们也无法把握,但学习凡妈的育子智慧,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培养起孩子学习良好的学习习惯,塑造孩子强健的体魄与健康的心理素质,这些,我们却是可以做到的,如果真的能做到这些,即使孩子成就不了状元,因为状元毕竟只有一个,但孩子有可能成为尖子生;即使成不了尖子生,也有可能成为优秀生呀!

反思:

我在分析晓凡取得状元的经验,其实也是在反思自己在对孩子的教育中存在的偏差。凡妈无疑是智慧的妈妈,对孩子该管理的时候严格管理,该放手的时候及时放手,而我的错误,就是在应该放手的时候,没有及时放手,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儿子的依赖性,在学习上的表现就是缺乏一种迎难而上、坚持不懈的劲头,儿子小学时,没有上过奥数培训班,也怪我那时盲从了专家的观点,固执地认为培训班会扼杀孩子的兴趣,到了小升初时,才手忙脚乱地给孩子报了班,但孩子也只学了一点奥数的皮毛,导致孩子初中数学成绩一直不够拨尖,遇到难题就退缩,不求甚解。尽管去年暑假之后,开始在众享培训班学习,数学成绩有所提高,但与高手相较,比如晓凡,仍然差之千里。今年中招,数学奇难,而那些数学尖子却做得得心应手。儿子数学只有104分,中招成绩没有达到理想程度,数学分数低是主要原因。

俗话说:“临渊羡鱼,不如归而结网。”孩子高中还有三年时间,这三年,更是人生的关键时刻,我要好好思考,如何向智慧的晓凡妈妈学习,如何陪伴孩子,度过这关键的三年,使孩子在三年之后的高考,取得优异的成绩。为孩子的未来,努力吧!

读书人网 >五年级作文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