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一声“我是超市大赢家,趣味数学我最大”,两个孩子走进了大赢家超市。
第一轮闯关 :分类我最行
为了提高孩子们的参与意识,我们可以降低了难度,在规定的时间内要把超市里的水果、蔬菜、面包等进行分类排列,用时最短的人获胜。
儿子到底是男孩,速度和力气自然要比姐姐占优势,看!满满一篮子的水果是否很厉害呢?而姐姐似乎更沉稳柔弱一些,这一关自然儿子获胜!
第二轮闯关:算术我最棒
我们给两个孩子每人十元,让他们去买水果,看谁买的水果类型最多。价格分别如下:
橙子
桔子
青苹果
石榴
哈密瓜
芒果
榴莲
2元/个
3元/个
4元/个
5元/个
6元/个
7元/个
8元/个
十分钟过后,孩子们分别把自己买到的水果拿了过来,我们先来看看儿子买的水果:
橙子一个,榴莲一个——2+8=10元
石榴两个——5+5=10元
青苹果两个,橙子一个——4+4+2=10元
青苹果一个,哈密瓜一个——4+6=10元
儿子买的水果类型有:橙子、榴莲、石榴、青苹果、哈密瓜共五种。
来看看姐姐的水果计算:
橙子和榴莲共10元;桔子和芒果共10元,青苹果和哈密瓜共10元,石榴两个共10元,也就是说姐姐把所有类型的水果都买到了。
儿子失败原因——只注重了水果的数量(9个),并没有审清题意要求的是水果类型,一味的去追求速度,这是他经常失败的原因。
姐姐成功的原因——认真听了比赛规则之后,先观察水果的价格,然后合理选配,有条不紊,整齐有序,顺利闯关。
看来上三年级的姐姐比上一年级的儿子还是有经验啊!
第三轮比赛:排列我最牛
比赛要求很简单,就是把28个石榴分成两堆,每堆不少于10个,可以怎样来分呢?
题目一出,两个孩子开始了自己的盘算,儿子这回学会了观察和思考,而姐姐已经开始了排列。
身后的姐姐还没有排完,等待中的儿子得意地啃起了红萝卜在不停地炫耀了。我们来看看这道题的解法如下:
一堆的个数
10
11
12
13
14
共有28个
另一堆的个数
18
17
16
15
14
你或许会觉得惊讶,其实儿子在小学数学一年级奥数上有这样的一道题,昨天刚做过而已。
第四轮比赛:小小柜台展风采
东西买完了,我们设计的最后一关是柜台结账计算,“聪明”的儿子选择最简单的结账方式,因为他觉得电脑比人脑算的快,这也是他加法和减法总会出错的原因,懒呗!
姐姐要称一斤面包,放满了一秤盘还不够,看来她太高估面包的重量了,更何况是模型呢!儿子倒是很轻松,一副自得的样子。
超市里的模拟购物真是好玩,孩子们兴趣盎然,虽然这几道题是我们即兴提出的,但是,里面的学问又何止这几道呢?所谓学中玩,玩中学,就是如此。希望孩子们爱上数学,拥有一把开启智慧的钥匙。
【模拟购物不仅仅在科技馆里可以做,其实在家里一样可以进行,因为生活处处皆学科,皆学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