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作文

发布时间: 2017-06-03 10:43:32 作者: rapoo

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

各位家长:上午好!

根据大会部署,我要和大家一起探讨的问题是: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

男人挣钱闯天下,女儿相夫教子治理家,这是我们中国的传统家庭教育观念。是我们认为天经地义的事情。

当我们在外面拼搏疲惫的时候,回到家,才想起好长时间没见过儿子了,需要检查一下妈妈的教育效果,孩子的学习效果:“儿子,去把段考成绩单拿过来!”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为什么这么多科目不及格?你大发雷霆,把孩子暴揍一顿,把妻儿好好埋怨一顿,然后垂头丧气,唉声叹气。

为什么呢?

蓦然回首,你发现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这些年只顾在外面忙,把孩子耽误了。你的事业后继无人,你的家庭难以抗拒衰败,希望、未来都一片黯淡。这是非常令人头疼的事情。

为了孩子教育,我们让妻子放弃上班专门给孩子辅导学习,我们花钱请名师做家教,我们把孩子送到最好的学校,我们给孩子买最好的学习用品,把孩子送到收费昂贵的学习班、补习班、特长班……我们百法用尽,可是常常事与愿违。

怎么办?

我曾经做个一个调查:爸爸和妈妈分别培养的孩子有什么不同。

主要由妈妈培养的孩子,踏实、细心、认真,小时候更优秀,但是明显后劲不足。

主要由爸爸带大的孩子,勇敢、灵活、自立,潜力大,后劲十足。

在家庭教育中,妈妈付出最多,最辛苦,但是,最惹孩子烦,学生几乎无一例外的厌烦妈妈的唠叨。爸爸经常不管孩子,但是,孩子往往和爸爸关系最好,最听爸爸的。

由此,我想:把孩子的教育完全丢给妈妈教育,丢给学校教育,丢给各种辅导班教育,放弃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这是非常危险。做父亲的,应该积极加入到孩子的教育过程中,发挥父亲的作用。

父亲在孩子的教育中有三个作用:

启明星

连心桥

教练员

一、 启明星

父亲是孩子生活的启明星,是孩子学习的榜样,是孩子崇拜的对象。一个父亲不被孩子崇拜,特别是孩子小的时候,这是很失败的事情。

当然,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对父亲的感觉不同。

小学三年级前,孩子认为父亲无所不能,是超人;

小学四年级后,孩子开始怀疑父亲的能力,有些事情父亲也不要知道;

上初中的时侯,孩子开始嫌弃父亲落伍了。

高中的时候,我怎么会有你这样窝囊的父亲?

三十岁的时候,父亲很多时候也很不容易。

四十岁的时候,父亲很多地方需要我好好学习。

六十岁的时候,很多事情我需要问问父亲再决定。

要做好启明星,需要发挥三个作用。

率先垂范的示范作用

点燃理想的启蒙作用

指点迷津的导师作用

(一)率先垂范的示范作用

关于这一点,我讲三个故事。

故事一

魏书生和魏星同写日记的故事

启发:要求孩子做到的,家长要先做到,与其喋喋不休埋怨,不如率先做出榜样,最怕心血来潮三分钟热,重要的是持之以恒坚持。

故事二

寄养在教授家的孩子们

启发:教育需要环境和氛围。

●在指责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容易怨天尤人。

●在敌意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容易好斗逞勇。

●在恐惧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容易畏首畏尾。

●在怜悯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容易自怨自艾。

●在嘲讽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容易消极退缩。

●在忌妒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容易勾心斗角。

●在容忍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必能极富耐性。

●在鼓励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必能充满自信。

●在赞美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必能心存感激。

●在嘉许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必能爱人爱己。

●在接纳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必能心胸宽大。

●在认同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必能掌握目标。

●在分享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必能慷慨大方。

●在诚实公平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必能维护正义真理。

●在安定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必能信任自己、信任他人。

●在友善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必能对世界多一分关怀。

●在祥和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必能有平和的心境。

故事三

女儿帮我备优质课

启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全力以赴,精心准备的习惯来自影响,也来自训练。

(二)点燃理想的启蒙作用

关于这一点,我讲三个故事:

故事一

马宇歌和马弘毅以及岩鹰的故事

启发:

因为我平时培养她形成对生活的科学看法,形成她自己的是非观念、对好坏的判断。这样,她就自己有种识别能力了,能认清哪些朋友是可以交的,哪些人是不可随便交的。至于早恋。如果你培养了她有很高的素质,有很大的抱负,她自己的意识提高了,她的要求也就会跟着提高了,她怎么会去早恋呢。因为她的标准高了,一般的人,她是不会轻易看上与之相恋的。再比如,怎样克服骄傲情绪也是这样。有人跟着学的只会说教,主观想像让人怎样就得怎样。这种缺乏文化修养的草莽教育方式,无论来头如何,我们一概弃之如同敝屣。我让宇歌从无数人物传记中,从现今无数新闻报道中,从她拜会到的全国各地有志、有为青少年朋友中,找到自身的榜样与相比人家的差距。由此她懂得了只有虚怀若谷、容纳百川,才能促使自己不断前进。一个人有了目标,自觉精进是无暇“骄傲”的。

故事二

魏书生要求学生读传记,写日记

故事三:

我女儿说:爸爸,我要弹琴

(三)指点迷津的导师作用

关于这一点,我同样讲三个故事:

故事一:鲨鱼的故事

启发:给孩子出主意,不要应该这样,不应该这样。要让孩子自己先说想法,自己拿大主意,过度的限制让孩子失去判断力,谋生力。教育要张扬个性,不能培养奴才,不能为了省心而扼杀孩子的求知欲、探险精神。

故事二:刘京海和刘思豪

启示:永远不要埋怨孩子,永远要理解孩子,永远要支持孩子去经历,哪怕明知是要失败。指点孩子,重在诱导,重在过程。

故事三:辽师大主编和女儿

启示:面对问题要这样:

1、孩子出了问题,正好我可以借此教育,治病救人为了形成抗体;

2、欲擒故纵,解决问题疏导比强堵好。

3、思想需要的是启迪而不是教条,响鼓不要重锤敲。教育需要留个面子,呵护自尊。

4、很多时候,讲故事说理效果很好。

5、一起办法都不起效,惩罚也是解决的好办法。

二、连心桥

教育的基础是关系,良好的亲子关系,是家庭教育的基石。只有孩子敬重家长,才能接受家长教育;只有孩子信任家长,才愿意和家长沟通。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只有爱也无法教育,因为,爱在不被接受的时候,不能称之为爱,无法滋润心田。

因此,爸爸要做好三种角色:

孩子永远的避风港

孩子永远的崇拜者

家庭矛盾的化解者

(一)孩子永远的避风港

1、从李亚鹏殴打记者谈起:孩子需要安全感,这种感觉决定了亲子关系。告诉孩子:为了你,我们愿意付出一切。

2、从女儿喝醉了谈起:孩子犯了错,上帝都会原谅的。惩罚是教育,宽容同样是教育。

3、同治皇帝的烦恼:分享孩子的成功,庆祝孩子的成功,赏识孩子的成功,教育其实就是高高兴兴地说:“孩子,我喜欢你这样!”

(二)孩子永远的崇拜者

1、老头子做事总是对的。

骏马-奶牛-大白鹅-鸡子-苹果-吻-金子

2、无限崇敬地听孩子谈过五关斩六将。

启发:被肯定是一种导向,被信任是一种责任,被崇拜是一种使命。

(三)家庭矛盾的化解者

1、隔代教育的矛盾

2、孩子和妈妈矛盾

启发:教育需要一致性,引导互相理解,沟通形成共识。

三、好教练

什么都可以代替,只有经历不可以代替,思维不可以代替,家长在家庭教育中,要做教练不做保姆。做好三件事:

孩子读书的伙伴

孩子旅游的导游

孩子活动的参谋

(一)孩子读书的伙伴

一堂阅读课

一节启人深思的美国阅读课

上课铃响了,孩子们跑进教室,这节课老师要讲的是《灰姑娘》的故事。
   老师先请一个孩子上台给同学讲一讲这个故事。孩子很快讲完了,老师对他表示了感谢,然后开始向全班提问。
  
   老师:你们喜欢故事里面的哪一个?不喜欢哪一个?为什么?
   学生:喜欢辛黛瑞拉(灰姑娘),还有王子,不喜欢她的后妈和后妈带来的姐姐。辛黛瑞拉善良、可爱、漂亮。后妈和姐姐对辛黛瑞拉不好。
   老师:如果在午夜12点的时候,辛黛瑞拉没有来得及跳上她的南瓜马车,你们想一想,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
   学生:辛黛瑞拉会变成原来脏脏的样子,穿着破旧的衣服。哎呀,那就惨啦。
   老师:所以,你们一定要做一个守时的人,不然就可能给自己带来麻烦。另外,你们看,你们每个人平时都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千万不要突然邋里邋遢地出现在别人面前,不然你们的朋友要吓着了。女孩子们,你们更要注意,将来你们长大和男孩子约会,要是你不注意,被你的男朋友看到你很难看的样子,他们可能就吓昏了。
  (老师做昏倒状,全班大笑)。
  
   老师:好,下一个问题:如果你是辛黛瑞拉的后妈,你会不会阻止辛黛瑞拉去参加王子的舞会?你们一定要诚实哟!
   学生:(过了一会儿,有孩子举手回答)是的,如果我辛黛瑞拉的后妈,我也会阻止她去参加王子的舞会。
   老师:为什么?
   学生:因为,因为我爱自己的女儿,我希望自己的女儿当上王后。
   老师:是的,所以,我们看到的后妈好像都是不好的人,她们只是对别人不够好,可是她们对自己的孩子却很好,你们明白了吗?她们不是坏人,只是她们还不能够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去爱其他的孩子。
  
   老师:孩子们,下一个问题:辛黛瑞拉的后妈不让她去参加王子的舞会,甚至把门锁起来,她为什么能够去,而且成为舞会上最美丽的姑娘呢?
   学生:因为有仙女帮助她,给她漂亮的衣服,还把南瓜变成马车,把狗和老鼠变成仆人。
   老师:对,你们说得很好!想一想,如果辛黛瑞拉没有得到仙女的帮助,她是不可能去参加舞会的,是不是?
   学生:是的!
   老师:如果狗、老鼠都不愿意帮助她,她可能在最后的时刻成功地跑回家吗?
   学生:不会,那样她就可以成功地吓到王子了。(全班再次大笑)
   老师:虽然辛黛瑞拉有仙女帮助她,但是,光有仙女的帮助还不够。所以,孩子们,无论走到哪里,我们都是需要朋友的。我们的朋友不一定是仙女,但是,我们需要他们,我也希望你们有很多很多的朋友。
  
   老师:下面,请你们想一想,如果辛黛瑞拉因为后妈不愿意她参加舞会就放弃了机会,
  她可能成为王子的新娘吗?
   学生:不会!那样的话,她就不会到舞会上,不会被王子看到,认识和爱上她了。
   老师:对极了!如果辛黛瑞拉不想参加舞会,就是她的后妈没有阻止,甚至支持她去,也是没有用的,是谁决定她要去参加王子的舞会?
   学生:她自己。
   老师:所以,孩子们,就是辛黛瑞拉没有妈妈爱她,她的后妈不爱她,这也不能够让她不爱自己。就是因为她爱自己,她才可能去寻找自己希望得到的东西。如果你们当中有人觉得没有人爱,或者像辛黛瑞拉一样有一个不爱她的后妈,你们要怎么样?
   学生:要爱自己!
   老师:对,没有一个人可以阻止你爱自己,如果你觉得别人不够爱你,你要加倍地爱自己;如果别人没有给你机会,你应该加倍地给自己机会;如果你们真的爱自己,就会为自己找到自己需要的东西--没有人能够阻止辛黛瑞拉参加王子的舞会,没有人可以阻止辛黛瑞拉当上王后,除了她自己。对不对?
   学生:是的!!!
  
   老师:最后一个问题,这个故事有什么不合理的地方?
   学生:(过了好一会)午夜12点以后所有的东西都要变回原样,可是,辛黛瑞拉的水晶鞋没有变回去。
   老师:天哪,你们太棒了!你们看,就是伟大的作家也有出错的时候,所以,出错不是什么可怕的事情。我担保,如果你们当中谁将来要当作家,一定比这个作家更棒!你们相信吗?
   孩子们欢呼雀跃。

(二)孩子旅游的导游

斯宾塞教侄子写作文

我和女儿玩耍

(三)孩子活动的参谋

和女儿练琴的故事

结束语

苏格拉底在授课的时候,说了这么一句话:“你们谁可以保证每天举50次手臂呢?”大约一半的人说他们可以做到。7天后,苏格拉底再问:“坚持做了一个星期的有多少呢?”举手的人为四分之一。一个月以后当他再次问的时候,只有几个人举手。一年后,人们的记忆里已经忘却了这个事情,苏格拉底突然问起:“你们有谁在这一年里保持举臂么?”所有人都沉默,这时一个学生站起来了,说:“老师,我每天都做,并且我已经打算这辈子都会坚持做了。”这个人,就是后来和苏格拉底齐名的伟大的柏拉图。

读书人网 >中考话题作文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