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音乐与文字的世界里共鸣
——谈怎样在朗诵时配乐
许多喜欢朗诵的朋友很关心在朗诵的时候,如何让所朗诵的内容和音乐搭配和谐,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尤其作为语文老师,许多时候上课要范读或者指导学生朗诵,配乐是一种很重要的手段。
但是,我们首先要明确的一点是,我们配乐的目的是什么。因为有了音乐的配合,朗诵者的情感更容易被调动起来,而且听众的情绪也容易被调动,文字所表达的意蕴和整个氛围也容易营造出来,从而达成朗诵者、作品和观众(听众)之间的共鸣。
我们还应该清楚的一点是,音乐只是起到了一种背景的作用,是为了烘托文字所要体现的效果,而不是喧宾夺主的体现音乐的地位,也就是说音乐的搭配是为了我们所要朗诵的内容服务的。音乐搭配不好,不但会影响朗诵者的朗诵情绪,也同样会给听众造成一种无法进入情境的结果。因此,选择与内容和谐的音乐,十分重要。
我们常见的背景音乐主要有钢琴、小提琴、二胡、洞箫、古琴、古筝等,这些相对比较单一的乐器有时候比较难于很好的营造整体氛围,所以有比较好的交响乐或者一些合奏更容易出效果。
整体上来讲,音乐的选择,要根据文字内容来决定,音乐的情绪变化不应过于频繁,只要主题格调一致,就可以了。这里我们不对那些需要合成的音乐进行介绍,只介绍简单的单曲搭配。
我们都知道,文字有自己的情感和情绪表达,音乐同样也有自己的情绪,只有二者的和谐统一才能很好的传达出朗诵者对文字的个性理解。
要做到这一点,首要的就是我们要有两个前提。第一是我们要对朗诵这个问题有所了解,第二是我们要经常听一些比较好的音乐,要有一个属于自己的音乐库。什么是朗诵?简单的说就是有感情的读出来文字所要表达的内容。朗诵是一个比较高层次的艺术形式,因此我们还要懂得一定的朗诵的技巧。这里不作更多的说明,因为这里面的内容太多,几句话也说不清楚。但是,我们所要清楚的,就是要有感情。感情是很重要的,他不是我们简单的把文字读出来就可以了,而是需要我们对文字有很感性的理解和理性的分析,要对文字表达的内容有很好的把握。这是我们在配乐之前必须要做到的,只有把握了文字的情感基调,才能够去选择适合的音乐做背景。那么对于我们所要选的音乐来说,不是随手拿来就能用的,因此我们要经常的听一些好的音乐,这不但可以让我们有很好的储备,在平时积累起来一些可供选择的音乐,而且还可以提升我们的欣赏水平。只要是喜欢朗诵的人,如果听到了某一首好的音乐,一定可以想到曾经读过的某一篇文章或者某一首诗歌,因为很多时候,音乐可以勾起我们自己内心的情感,从而通过我们所熟悉的那些篇目传递出来。这样就容易让我们在平时积累了很多这方面的学习经验。就像写作文一样,我们首先要有的就是占有素材。
我们所需要的音乐背景,一般都是纯音乐的,在我的音乐库里专门分设了各种乐器的音乐文件夹,还有各种风格的音乐分类,比如雄壮的、哀伤的、悲壮的、悠扬的、欢快的、忧郁的、自然界的等等,这些都随时供自己在需要的时候有目的的去选择。
下面介绍一下自己的几个案例,供喜欢的朋友参考。
上公开课的时候,我讲《最后一头战象》,这节课的课件是我自己制作的,课堂上用了三首音乐,导课用了电影《勇敢的心》中的配乐,中间指导学生朗诵用了一个《殇》。第一个就是为了把学生引入整篇文章,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很快的进入到课文之中。而在中间朗读指导的时候,用了《殇》,一首非常哀伤但又充满了悲壮的大提琴演奏曲。让学生通过对当时的画面想象之后,再进行朗读,这样就把学生整个引进了文字所表达的画面意境之中。当然,有时候,老师的范读在这个时候也是很有必要的。
我参加市里的朗诵比赛,朗诵杜甫的《兵车行》,选择音乐的时候用了三个做准备,一个是《英雄的黎明》,一个是电影《英雄》中的《闯秦宫》,还有一个是舞蹈配乐《大梦敦煌》。这里前两个都是电影中的插曲,这是我们选择配乐中的一个很重要的来源,因为电影画面的配乐就是为了煽情,我们如果能够感受到那种画面的触动,那么我们就缩短了选择的过程。最后因为前两个的节奏有点快,而且行进速度较快,战争场面比较宏阔,但是和诗歌中仅有开头的点兵出征场面一小部分相搭配,我自己还是比较喜欢《大梦敦煌》这首曲子的。我看过这个舞蹈,也通过无数次,很有感触。所以首选了这一个。经过其他老师的把关和比较,我最后还是选择了这一个。此前也曾经有老师建议过用古筝之类的搭配,因为都属于中国古典艺术,但是我还是放弃了,因为单调的器乐演奏,不容易出来整个效果。
还有参加省里教师素养大赛的时候,《鸟鸣涧》诗歌的朗诵,搭配的是三个内容,一个是鸟鸣,一个是流水声,一个是古琴,三首音乐同时播放(在课件制作过程中可以实现的),搭配着精彩的画面,传递出了很好的意境。这一点也是领导的要求逼迫我做到的,只要我们能够想象出来自己需要的那种意境和氛围,我们就要去不断的尝试,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在选定的过程中,一定可以学到更多。
为了选择一首配乐,我曾经听过将近四十首的配乐,而且大多数都被我收藏了。他们并没有被浪费,而是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不时就会用到的。
最后还是要强调的一点是,我们一定要注意音乐中间的一些起伏,或者一些空白。我们还要把握好对文字停顿与节奏等方面的技巧,因为这一点是和音乐相一致的。
音乐是用旋律来诉说情感的,我们朗诵的内容则是用文字来表达情感的。二者之间的联系,是通过我们个人的感受来寻找结合点的。而要把他们连在一起的桥梁,则是我们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同样,这也是我们通过自己的语言把作者的文字和听众联系起来的途径。音乐和文字所能够给我们的想象空间都是通过画面来展现的,我们必须具备很好的敏感性,对音乐的敏感和对文字的敏感。音乐的作用就是激活我们对文字生命的理解,让我们运用一定的技巧来传递文字的内涵。只有同时刺激了我们敏感神经的那些文字和音乐才能让我们找到二者的和谐统一。
因此,要感动他人、引起他人的共鸣,就要首先感动自己,要让作品走进自己的内心,要让自己的灵魂出窍,让音乐与画面走进自己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