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业之路 躬耕前行
——2015度党员工作总结
本年度,我以孜孜以求、任劳任怨的工作态度,刻苦钻研、开拓进取的工作精神,严肃认真、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行走在敬业之路上。敬业就是指对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教师的敬业,就是对教育教学工作和学生健康成长的强烈使命感和责任感。坚持把简单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简单,坚持把平凡的事情做好就是不平凡。本学年,在敬业之路上,我一直躬耕前行。
一、极致的工作标准
著名作家钱钟书的夫人杨绛说过这样一句话:“假如我是一个萝卜,就力求做个水多肉脆的萝卜;假如我是棵白菜,就力求做一棵瓷瓷实实的包心好白菜。”说得多好啊,只有有了高的工作标准,我们才会尽力而为,努力不懈,追求极致。我想,我对每一项工作应该都是尽职尽责,努力做到更好,不敢说最好。
立足课堂高标准。备好每一节课,使每一节的效果争取达到最优化。因为家有高中生,早晨需很早就起床给孩子做饭,因此我每天早晨到校也比较早,没有特殊情况,一般都是六点五十左右到校,打扫完办公室的卫生后,我就开始备课、制作课件。尽管教材已经教过好几轮,从来也不敢懈怠,降低备课要求,因为新的教学理念需要我们不断地去探索新的适应学生需求、让学生学有所得的教学方式。
培养学生高标准。我们教师的中心工作、重心工作是教书育人,能够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才是我们的终极目标。刘青民老师在濮阳市名师沙龙活动中有这样一篇发言叫“名师之名,名在哪儿?”他说了这样一段话得到与会专家的一致认同:“我个人认为考量名师的重要指标就是让学生的成绩来说话。这里的“成绩”不仅指学生的学习分数高,还包括培养的学生兴趣浓、习惯好、思维活、爱好广、视野宽、个性扬、潜质俱。作为名师应在学生的发展上下力气,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上下功夫。”的确是这样,做为一名语文教师和一名语文教研的负责人,我深知自己的责任更重。正是因为有了培养学生高标准的追求,除了扎扎实实做好课堂教学以外,我一直致力于“儿童阅读的推广”和“国学经典教育的研究”,期望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清晰的工作思路
一说到敬业,我们常常想到披星戴月,加班加点。好像无休止的延续自己的工作时长就是敬业,整天忙忙碌碌、疲惫不堪就是敬业。其实,敬业不是“为伊消得人憔悴”,敬业更需要理性,敬业更需要智慧。因为肩负着语文教师和学校教研室副主任两个岗位,自然工作量要大一些,忙碌也是必不可少的。办公室同事爱跟我说:“你看你多干多少活,总有事忙,但是忙得从容,忙得淡定,忙而不乱,忙而不累。”我知道,这是同事对我的褒奖。不论干什么工作,脑子清楚、思路清晰,做事自然有效率,有了效率,不一定很累,也不会那么累心耗时。所以,做事前我尽量想明白如何让自己的工作思路多起来,如何靠近重点,如何抓住关键,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做更多的事情。一个小时能做完的活儿不能拖三个小时,在不影响大局的前提下,一个人能做的工作尽量不再去安排别人。一句话,以清晰的工作思路保证工作的高效率高质量。
三、乐观的工作心态
好心态是我们常说的一个词。什么才叫好心态?好心态就是无论对待何事总能保持乐观开朗的情感,对于生活和工作总有有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我们从事的工作也许不是我们最满意的,但却是我们所需要的。既然没有“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的勇气,就要立足现实,脚踏实地。我们的职业决定了我们时时刻刻都要面对繁琐,面对忙碌。对于一项项接踵而至的工作,我的观点是:把工作放在心上,而不压在心上。用轻松的眼光去看,用认真的态度去做。压力大了就会夜不能寐,辗转反侧,甚至积劳成疾。毕竟身体健康是第一位的,有了健康的体魄才能更好的工作。所以保持乐观的心态首先有利于自身的身体健康,其次有利于我们的心理健康,之后更有利于我们的工作质量。
每个人都有自身的长处和不足,你的优点也许是他人的不足,而别人的优势也可能是自己的短板,我们心里都有一面镜子,我会透过这面镜子更加清楚地审视自己的不足,以求在未来的工作中走得更加稳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