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一把“官瘾”
有一天,我的儿子兴高采烈地向我跑来,神秘地说:“妈妈,老师让我当副组长了,专管打扫卫生。”我原以为什么大事,谁知道竟是一个“副组长”,就半开玩笑的说:“你真能干,祝贺你高升。”其实谁都清楚,提副组长这样的“官儿”,只是班主任指尖一动的事,我根本没放在心上。令人不解的是,一向沉默寡言的儿子,竟津津乐道地大谈起他的“施政纲领”,并不时地问我是否可行。看着儿子那神情激昂的样子,我非常纳闷:难道这“官儿”的魔力竟这样大。难怪有一些家长央求我给他儿子一个“官儿”做。也难怪撤换一个班干部竟孩子泪流连连。对,我们为什么不让孩子们都过一把官儿瘾呢? 经过一个周的思考,我把班级管理分解成四十五个“官”位,大到纪律、卫生,小到黄帽、修剪指甲,都一一作了职权分工,通过自荐法、招标法、推举法等手段,让全班同学都“上岗就职”了。使得原来的“官儿”有了“官儿”来管,消除了长期“在位”形成的“霸气”,原来一直被人管的普通学生找到了展示自己的机会,学生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学生家长也拍手称快,我也从繁杂的班级管理中解脱了出来。 经过两个多月的实验,我真正体会到:有了岗位就有了责任,有了责任就有了行动,有了行动就有了素质!这一活动也引起了社会的重视,濮阳电视台、电台都做了专题采访,更令人兴奋的是,孩子们都在自己的岗位上得到了充分的锻炼,增长了才干,提高了素质,使班级管理真正达到了自动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