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记忆中的“妈妈美食”作文

发布时间: 2017-06-15 10:52:50 作者: rapoo

记忆中的“妈妈美食”

一直以来,对于母亲做饭的手艺“不敢恭维”。中学时,偶尔去要好同学家中为其庆祝生日,品尝着她们的妈妈做出的美食,感觉那就是珍馐美味。于是纳闷,同样一口锅、一把铲,一样的食材,出来的味道怎的竟会有如此大不同。

于是,“以后一定要练就一手好厨艺,以慰我这馋虫满腹的肠肚”的主旨思想,经久不衰的占据着我心灵中重要的位置。

然而,当自己走进婚姻的殿堂,当我的儿子呱呱坠地,当公公从体魄强健到突然中风,生活不能自理,当我也人近中年,上有老下有小......我开始明白,妈妈那时为何每天像个不停旋转的陀螺,一家七口的生活起居,全凭她下班后一人打理。想来她心中只是计划着如何将永无休止的件件家务顺利完成,至于做饭,估计熟了就行、吃饱就好吧。哪有闲暇细细思量如何将其细烹慢煮,哪顾得上观其型、咂其味,琢磨少了什么配色呢?面对正在长身体的我们兄妹三人,尽量满足营养相对全面;面对年迈的爷爷,注意食物软烂利于消化;面对顶梁柱的爸爸,要让他吃的足够顶饿。用《舌尖上的中国2》里的“舌尖体”:“大量碳水化合物,可以维持重体力劳动后身体所必需的苷糖。”

至此,我深深地理解了母亲无法满足我这个“馋嘴猫”的肠肚“高要求”的原因。

不过,这并不是说,我的童年没有美食相伴。那时的我们或说少不更事的孩子,小小的心灵是那么容易被满足。一个月一次皮薄馅大的水饺,因为要按面剂子、剥蒜、捣蒜泥,最后看着水饺跳下锅翻滚着,那蒸腾着的水气中满是诱人的香气;平锅加油放入包好的素合子,生煎稍许,锅底的热油与面皮激烈地碰撞,演奏着美妙的交响。这里,因雪白与金黄对视觉的冲击,因面的甜柔与油煎的酥脆在嘴里不断反复地回味,因生火、拉风箱,而充满的期待,使得出锅的第一个合子,总是像八戒吃人参果般来不及慢慢品味已进入腹中;只在过年时才可以吃到的肉丸子,因其数量稀少,更感觉味道无与伦比。当小小的丸子若隐若现地出现在餐盘中,我总会稳准狠地将其据为己有,大快朵颐。而自始至终没有吃到一粒丸子的母亲,看着馋猫女儿满足的吃相,应该是比吃到了蜜还香甜吧。

这些现在看来,不过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家常菜,或因为自己参与制作、付出了劳动,而仿佛添加了别样的调味品,使其更加鲜美;或因当年物资匮乏,使其更加诱人。无论怎样,如今想来,那都是母亲用暖暖的爱意,加之有限的食材、有限的时间,尽力满足着家中三代人蠢蠢欲动的好胃口。

无论是曾经炉火中火红跳动的灶火,锅里雪白而热气腾腾的馒头;亦或是而今色彩斑斓的面点,色香味俱佳的菜品,不变的是妈妈们代代相传的对儿女的爱,对家庭的情。

我想,这才是“妈妈美食”亘古不变的味道,香甜、温暖......。

读书人网 >优秀作文精选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