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有感于课堂评价作文

发布时间: 2017-06-20 11:05:32 作者: rapoo

有感于课堂评价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评价要以人为本,关注个体的处境和需要;要尊重学生的人格,以使每个学生能最大可能地实现自身的价值。

——题记

经常听课,我就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你真棒!”“太好了!”“真不错!”……这些概括性的评价,课堂上仍然比比皆是。勿庸置疑,评价不仅有激励作用,还能促进学生的发展。但是,新课改的不断推进,促使我们也必须改革自己的课堂评价方式,面对独立的个体让评语个性化,具体化,准确化。粗浅的夸奖,是不会触动大多数学生的心灵的。

先看两个例子:

★老师进行知识课外拓展练习,一个孩子正确地读出其中未学过的生字。老师赞扬道:“你真了不起!”然后给孩子画了一朵红花。孩子开心地坐下。

★学生流利地读完课文以后,老师评价说:“读得真好,谁能比她读得更好?”孩子满脸疑惑地趴在书上。

我在想,其他孩子知道自己的同学识字多的原因吗?知道怎么才能让自己有感情地朗读吗?知道该向老师表扬的同学学习什么吗?

我想,针对第一个孩子课外识字量大的问题,老师可以追问:“这些字没学过,你怎么认识他们的?课后给同学们交流一下好吗?”于是,孩子们就知道这朵红花是奖励给生活中的有心人。他们走在路上,逛着超市,不自觉地就会注意广告和包装,争取做班里识字大王了。

第二位老师对孩子朗读的评价,在语文课上最容易碰见。这种褒贬共存似的评价,会让孩子无所适从。我认为,老师可以这样说:“你读得这样有感情,我们都听得入迷了。谁能像她这样再给大家展示一番呢?”

中肯的评价,让学生享受到了成功的喜悦,也让其他孩子明确了努力的方向。长此以往,相信孩子得到的将是滋润心灵的雨露和正确认识自我的阳光。

后记:听了一节语文课,发现了评价的共性问题,因此写下随笔一篇。如有不当,请指正。

读书人网 >五年级作文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