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语文分层教学的尝试作文

发布时间: 2017-06-25 10:45:53 作者: rapoo



语文分层教学的尝试



背景:



由于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基础、学习兴趣的不同,必然导致学生上课的状态和学习成绩也不相同,老师上课、作业、对学生的评价如果采用“一刀切”的方法,就可能会造成有学生“吃不饱”,有学生“吃不了”,从而使学生成绩的差距越来越大,甚至有学生厌学情绪的出现。



在教学中如果尝试分层教学,根据学生的不同性格和心理、不同基础和能力,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达到不同的教学目标,就会避免这种现象的出现。



方法:



一、
设置不同的教学目标,将学生进行分类。



教学目标可以具体化为三个层次的任务:任务一是基础知识的识记,基本能力的培养,这要求所有的学生都要达到;任务二是学会阅读,能理解文本的关键字句,体会文本中作者的情感,这是中等程度的学生可以完成的;任务三是发展思维,拓宽阅读视野,提高写作能力,这是优等生可以完成的。



根据学生课堂回答问题时的表现,了解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课外知识的丰富性,根据作业和测试成绩,了解学生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和阅读理解能力及写作能力。这样根据教学目标就可以基本把学生按照教学目标分为三类,分别给予三类学生以三种不同的要求。其中拔尖生和学困生的比例要相对小些,这样有利培养学科尖子生,又能使学困生有获得成就感的体验。



二、 制订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



教学目标确定了,还要把握课堂的教学内容的难易度,以适应各层次学生的水平。在阅读教学中,除了共同探究课本中的课文,我们还进行了校本课程的研发,我们语文组最先开始组织编写了《单元同步阅读》读本,所选篇目有贴近学生生活、文字浅易的文章,也有了一些“磨脑子”的文章,比如当代著名作家的作品,还有课本以外的古诗文的篇目。这些文章的阅读可满足不同程度学生的要求。



在课堂上,针对问题的难易程度,由不同层次学生来回答。基础知识尽量由中等生和学困生来回答,较难的问题由优等生或小组讨论后挑选学生回答。而且由于座位排列的方便,在课堂上读课文时,我常常要求两人(一个优等生带中等生或一个中等生带学困生)齐读,这样扩大了课堂提问的面积,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就相应提高了。



三、 难易适中,分层作业。



作业、检测是教师了解教学效果的重要措施,更是学生掌握、巩固知识的重要途径。分层教学就要求我们在作业、检测的选择上体现层次性、多样性,做到难易结合,合理安排,使成绩好的学生有刻苦钻研的劲头,差的学生也有认真完成的可能,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



对于抄写生字、古诗文默写等这些基础性知识,则要求每个学生都必须掌握。对于阅读理解、写作等作业就可分层要求。对于差生,写作文时我就鼓励他借鉴、模仿优秀作文。而优秀学生就要求他写作文材料新,立意深。为了鼓励优等生达到这个目标,我就允许他们选择不做基础作业,比如生字或古诗只要认为自己会默写就不必写这项作业。还有双休日或节假日给他们推荐新的阅读书目,让他们广泛涉猎,开阔眼界,在优秀书籍的浸染中提升语文的综合能力。



四、 分层评价,不同考核。



鼓励和肯定,能够让学生鼓起自信的风帆。所以,评价方式的多样性就尤为重要。除了对语文成绩优秀的学生进行奖励外,我还设立了其他奖励,或奖励个人,或奖励团体,给他们以信心。



1、优秀小组评选。语文学习小组的组合,都是好中差三类学生的组合。在综合性学习中,最能体现小组成员的合作性。比如“到民间采风去”这一综合性学习活动时,小组组长给每位成员分工,有人负责搜集材料,有人负责整理材料编辑材料,包括插图等,有人负责制作幻灯片,有人负责展示。小组每个成员都要参与其中,这样就能锻炼他们的合作意识和集体意识。而最后优秀小组的评选则是他们的最爱。



2、读书达人。为鼓励学生多读优秀书刊,班里设立“读书达人”奖。除了初中生必读书籍外,学生把自己课余阅读的书名写在班级记录表内,和老师或其他同学沟通交流,确认该生读过这些书,学期中和学期末评选出“读书达人”,奖励他喜欢阅读的书籍。拿到老师奖励的书籍时,他们的笑容最是灿烂。



3、“我是演讲家”。主要表扬平时在课文朗读、故事演讲、诗歌朗诵等比赛中表现突出的学生。



4、“最美书写奖”。这意在奖励平时作业书写认真,干净整洁的学生,尤其是学困生。



5、团结互助奖。小组内还有两两结合的小团体,主要是优等生对学困生的一对一帮助。主要是优等生平时辅导学困生不理解的内容。在考试后如果两人成绩均有进步,他们就会获得“团结互助奖”。



















读书人网 >中考话题作文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