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坏心眼“拜拜作文

发布时间: 2017-06-26 10:46:26 作者: rapoo

“坏心眼”,拜拜

——读《教育是慢的艺术》随感(六)

张文质老师说:“我们太喜欢自己的‘坏心眼’了,也太习惯于用自己的‘坏心眼’去对待自己的工作了。这种‘坏’早已成为一种习惯而从未为我们所自觉意识到,它的摧毁性就更加可怕。”

张老师对这种坏心眼如此深恶痛绝,到底它有什么表现呢?举例为证。

例一:军训时,一个女生肚子疼得脸色苍白,直冒虚汗,动弹不得,她的年段长看了又看,却说:“是不是在装病?”

例二:有一个二流学校的老教师,在班上对学生一口一个:“这样的问题你也不懂,怪不得你只配考到这样的学校!”

看了这两个例子之后,心里隐隐作痛,也感到了一种悲哀,为我们的老师。

其实,在我们的身边,类似这样以“坏心眼”去揣摩学生的现象也不乏其例。

有一次月考,考务会上,领导再三强调,不准学生中途上厕所,甚至有一个领导说,凡是中途去厕所的,肯定都是去作弊的,一定要严加防范。

恰巧,我监的第一场就有一个孩子中间要求去厕所,第一次,我没有答应他,我要他再坚持一会。可是,几分钟之后,他又一次站起来要求去厕所,看他可怜的样子,我于心不忍,冒着挨吵的危险让他去了。没想到,这个孩子在转身出教室门的一瞬间,“啪”地弯腰给我鞠了个躬,悄声说了一声“谢谢!”

听到这一句感谢,我有点羞愧,因为在他说谢谢的前一刻,一个想法在我心里涌动了一下:这个孩子是不是要去厕所作弊?但是,很快地,他就回来了,之后,我发现他一直老老实实地趴在桌子上写卷子。

我为自己瞬间的“坏心眼”而内疚,也为自己最终相信了他而欣慰。

可是,我们班的学生身上就发生了一件有点类似但结果不同的事件。

一个男孩儿,因为考试之前的早饭喝了水,中途实在是想去厕所,可是给老师请求了两次,老师都没有答应。我想,当时,监考老师心里想的肯定也和我一样,认为他不老实想去厕所作弊。可是,这孩子实在受不了了,最终只能不告而别。等他回来,卷子已经没有了,监考老师觉得是他违反了考场纪律,以没收他的试卷作为了对他擅自去厕所的惩罚。当时,他的简答题还没有写完,选择题的答案还没有来得及涂卡。

成绩,可想而知。

事后,我找他聊了这个事情,作为班主任,我很了解这个孩子,我觉得他绝对不是在考试时故意给老师找茬,对于事情的结果,我甚感遗憾。

这让我想起了上周三晚上的一件小事。第一节晚自习中间,女孩子小越找到我,说肚子疼想去厕所,我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小越得了我的准令,迅速出门而去。但是,当我去教室时,隔着走廊的玻璃却看见小越往厕所相反的方向跑去——这孩子撒谎了。

第二天中午放了学,我上完课刚回到教室,小越低着头进来了,见了我,嗫嚅道:“老师,对不起,昨天我给你撒谎了,其实我没有去厕所,是我以前的两个同学闹矛盾,我找他们去了。”

看到小越一脸诚恳的模样,我的心里一软:给学生起码的信任,他欺骗了你之后即使你不去追究,他也会于心不安的。这样的自我教育远胜于老师无数的提醒和劝诫。

黄克剑先生经常提到的一个教育目标就是:人的道德的自我完善,心灵的自我督责,人格的自我提升,境界的自我超越。

要实现这个教育的终极目标,我觉得首先就应该从老师和自己的“坏心眼”说拜拜开始,就像张文质老师所提倡的那样,和学生交往的时候,要“随顺人的善端”,意即给予学生更多的信任而不是怀疑,给予学生更多的期待而不是打击。以善良的心思去对待孩子,孩子终会成为你所期待的那个人。

坏心眼,拜拜。

读书人网 >中考话题作文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