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命题思路兼答晓蔷薇同学(续2)
——五四制鲁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分析
晓蔷薇同学你好!
上次,我们分析了五四制鲁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第一部分“识字写字”。今天我们接着分析第二部分“阅读积累”的六七八三道试题。
第六题要求“把下面的诗词、名言、警句补充完整”
1、 “造物无言却有情, 。”(张维屏)
2、 “此夜曲中闻折柳, 。” (李 白)
3、 “ ,飞雪迎春到。”(毛泽东)
4、 “地满红花 天连碧水 ”
5、 “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 。”(歌德)
本题的内容分别选自“回顾拓展一”、三、六、七的“日积月累”。这道题传递给大家的信息十分明确——一个人要想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就一定要多背诵优美的诗词,文质兼美的段落篇章,掌握大量的名言警句。背诵积累没有捷径,唯有多读多背,读熟背会,还要经常“温故”,才能成为“自己的知识”。同学们还应该运用综合性学习的方式,找到这些诗词、名言、警句的出处,以求加深对“日积月累”给出的诗句、名言、警句的理解记忆。
第七题“读下面的文字,概括地写出自己获取的信息。”
缩写是把内容复杂、篇幅较长的文章压缩,而能保留其主要内容,使人一目了然。
缩写之前,要把文章多读几遍,读懂内容,抓住要点;再根据文章的主要内容,想清楚哪些内容必须保留,哪些内容可以删减,并考虑怎样连缀成文。对需要保留的内容,不要照搬原文,而要适当改写。缩写以后,再和原文比较一下,看看是否保留了主要内容,意思是否比较准确、完整,语句是否通顺连贯。
此题考查同学们阅读信息提取能力(阅读一段文字、一篇文章,知道或了解到了什么的能力),阅读信息概括能力(把信息归结使简单扼要的能力)。本题有两段话。第一段是说“什么是缩写”,按照这句话的意思,可以压缩为“缩写是把长文压缩,保留主要内容。”第二段是说怎样缩写,抓住三个要点,压缩成“一要多读抓要点,确定保留或删减。二要对保留的内容适当改写。三要缩写后意思准确、完整,语句通顺。”
这道题选自课本77页“口语交际习作四”,如果真正读懂了这段话,明白了缩写的要求,操作起来不应该觉得是难题。需要提醒同学们的是:缩写,一定要抓住要点来概括。这道题必须分两部分来缩写,不能把什么是缩写和如何缩写混为一谈。
第八题“阅读短文,按要求做题”。
这道题给出了两篇文章——一篇文言文《小时了了,大未必佳》,一篇现代文《精益求精话德国》。
文言文《小时了了,大未必佳》,一是考查同学们是否学会了借助“注释”阅读文言文,二是考查同学们能否在借助注释读懂了文言文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话讲这个故事。虽然大家只学习了《杨氏之子》一篇文言文,但借助注释阅读文言文的常识应该掌握了,同时“用自己的话把这个故事写下来”也不是要求大家翻译文言文,不要求对文中词语进行准确翻译,只要用自己的话写下来,大体意思不错,就是满分答案。所以此题也不应说是难题。
话说回来,如果大家在学习《杨氏之子》时,只是体会杨家孩子的言语精妙在哪里,没有学到“参考注释,理解每个句子”的方法,也没有练习用自己的话讲“杨氏之子的故事”。这题可能就成了难题了。
现代文《精益求精话德国》阅读出了四道题,考查同学们四种阅读能力:一是联系上下文推测词语的意思的能力;二是引号的用法(这是四年级学习过的内容);三是阅读提取信息能力;四是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
如果在平时的课堂上(阅读中)同学们不注意运用联系上下文推测词语的方法;如果你不能经常运用学过的知识而使之牢固地成为自己的能力;如果你到五年级了还没有形成在阅读中提取信息的能力;如果你经过四五年级三个学期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的阅读训练,还不知道怎么抓文章的主要内容(或者说没有进行“我们是怎么抓住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的学习),这道题就一定是难题了。
同学们可知道,我们学习语文的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要学会阅读啊!学会阅读,就是能读得懂一句话、一段话、一篇文章的意思;学会阅读,就是能知道作者写了些什么,是怎样写的,为什么这样写;学会阅读,就是能利用文章提供的方法改善自己的学习、工作、经营、生活……
阅读课堂有一个十分重要的目标,那就是借助固定的内容学习终生使用的方法。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