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心与心不再遥远(班主任工作之沟通篇)

发布时间: 2017-07-01 11:08:12 作者: rapoo

心与心不再遥远

——班主任工作之沟通篇

今天有幸在这里把自己这么多年来的班主任工作做一下总结。作为一名教师,我们面对的是学生,虽然说已经是初中生,但仍然是天真淳朴的孩子,是一群喜怒哀乐溢于言表的学生,是看问题表面而又情绪化的学生。我们研究如何与学生沟通很重要。因为,没有沟通,学生很难明白老师的一片苦心,甚至会误会老师的好心,而产生逆反心理,把心中的小疙瘩,郁积成大误会,影响师生的感情,甚至影响孩子的一生,或许,他们会因为老师的一句话而放弃学业,因为老师而讨厌班级,因为老师而讨厌人生。家长也许有同感吧?

作为班主任更应该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主动采取与家长的沟通合作的态度,谦虚和蔼、尊重理解地与家长面对面的沟通,因为教师与家长之间的地位是平等的,教师与家长交往时,只有谦虚和蔼、讲究礼貌,营造和谐氛围,才会缩短双方的距离,家长才会敞开心扉。教师与家长之间的情感的沟通与交流才能使家长积极地配合,教师、家长和孩子才能共同商讨学生各方面发展的计划,并付诸实施。我们班里就有这样一个学生:

我班的学生小玉本来是个热爱集体活动的孩子,学习也很努力,只是成绩一般。在升入初三后,其父母因为孩子还有一年就要中考,不但强令孩子不要再参加学校和班里组织的各项活动,而且当我电话告诉家长希望孩子参加活动时,小玉的妈妈以孩子身体欠佳为借口拒绝了。小英在家长的影响下,也渐渐对集体活动失去了兴趣,而学习上依然没有什么进步。于是,我对小玉进行了一次家访,访谈中,我先肯定了小玉的长处,对她在学校的良好表现予以真挚的赞赏和表扬,然后又适时指出了她的不足。并充分尊重学生家长的感情,肯定家长关爱子女的正确性,使对方在心理上能接纳自己的意见。之后,对她的父母说不管在小玉身上出现什么问题,班主任都会和家长一起去面对,学校中活动和学习都是孩子成长中的一部分,是对孩子能力的锻炼,可以帮助她树立信心,为更好地学习做好心理准备。一个多小时的交谈让小玉的妈妈打消了对孩子活动的强烈限制,小玉也从活动中找到了自信,期中成绩在全校也进步了100多名。

学校和班里组织的集体活动,其出发点是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学生能更好的健康成长,作为家长不能剥夺孩子参与集体活动的权利,如果孩子长期不参加学校的集体活动,尤其是对热爱集体活动的孩子来说,对他的身心发展是很不利的,他逐渐就会对集体活动失去兴趣,和同学老师之间的关系也慢慢的疏远,学习上也不会有很大的进步;这是信心的教育。

初一时,我的班上还有一位比较好动的男生,在我讲课时,不是自己自言自语的,就是偷偷地转过身去,与后面一位调皮的学生讲话。这样一来,对全班来说就是一种干扰。怎么办呢?在做好家校沟通、家校配合的“前期工作”后,我把他请到了办公室,用目光直视他的眼。面对我严肃中有容忍、批评中有关心的目光,他心虚地避开了,低着头。于是我轻声地对他说“看着我”,然后对他说:你知道吗?你是个相当聪明的孩子,可你为什么喜欢这么做呢?…之后,他也低声地告诉我,他控制不住自己,似乎己成了习惯了。紧接着,我告诉他:老师现在想帮助你改正这个坏毛病,愿意接受老师的帮助吗?他连连点头,我就与他拉钩约定:凡是课堂上遇见老师的眼光,你必须看着我。后来的每堂课上,我或是用目光提醒他,或是给他投去赞许的目光。渐渐地,他变了。现在的课堂上,他基本能主动参与活动了,自主地进行学习。回答问题他也是很积极的。这样,我们的交流从眼睛慢慢地变成语言了,他的心里话也时不时的给我说说。这是自主的教育。

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作为班主任,应善于运用“眼光”与学生进行情感的交流、信息的传递与行为的暗示,从而给学生以肯定和鼓励,培植他们的自律意识。每当跨进教室,通常我都习惯地对全班同学亲切的一瞥。在这一瞥中,我的目光与几十双目光一一相对:有的目光与我的目光碰撞时,它流露出的是饱满的精神,我则报以赞许的目光;有的目光飘忽不定、左右顾盼,我的目光则多停留片刻,提醒他集中注意力——否定中更多的是鼓励;有的目光则是躲避、低头,他必有心虚的一面,我的双眉就会稍皱,目光严肃中又有宽容;而有的眼睛双目无神、似梦似醒,我的目光中则会有“警示”的信息了。这仅仅是课前的“全方位”的扫视,而在这扫视当中,我却可以大体了解全班学生的精神面貌。然而更重要的是在讲课当中,教师要善于用敏锐的目光,关注一些后进生,一些特殊学生;用眼发现他们的毛病、缺点,及时指出、批评;或发现他们的闪光点,适时表扬、鼓励。

作为一名班主任,面对的学生形形色色,要区别对待,因人而异。对于性格强硬的学生,不能与他逞一时之勇,这样的对话只能火上浇油,结果会更加糟糕,只能以柔克刚,摆事实讲道理先礼后兵,先让他冷静的想想事情的前因后果,他的怒气往往就已经消了一半,再进行教育会顺利很多。特别是在处理学生的时候切忌使用粗暴的方法,要么把学生拉到办公室劈头盖脸的责骂,直把学生砸的眼冒金星,不知所云;要么动辄联系家长,小报告满天飞,这些都是伤害学生的行为,非到万不得已,不可多用。

一次,因为班级要布置班级文化,为了方便和学生联系,我和两位主要负责同学互通了QQ。完成工作之余,还和学生闲聊了起来,谈到了同学、班级等,大家都感觉很开心。很快,这件事就在班级传开了,也有了三四个学生主动加我。就这样我和学生们就开始了一段QQ情缘……

不知为什么,和学生在网上聊天,大家都会觉得比较放松,谈话也很亲切随意,很容易说出一些心里话,所以在断断续续的聊天中,我对学生有了一些新的了解。

小A的网名很奇怪,几次聊天建立了彼此的信任后,我问起了他为什么要起这个名字,他讲述了自己的“学习的苦恼”故事……

小B父母离异,在家访时,他的爷爷奶奶并没有向我提起,这还是在聊天中孩子自己告诉我的,从中他还流露出一些消极的思想,这使我开始留意起这个平时看起来一直很乖的孩子……

很多问题通过这个媒介辩清了。师生之间沟通的内容越来越深入,越来越全面,对于促进班级管理引导班级舆论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这是心灵的沟通。

一个农夫为了打开密室的锁,拿榔头用力的敲,用尽了力气也打不开,但是锁匠用一把小小的钥匙便轻轻打开了。所以用对了方法,事半功倍,人与人的相处,尤其如此。

读书人网 >中考话题作文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