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突破考点:赏析形象
主持:马祥勇
印象典题荟萃
(2013年高考全国课标卷I)小说主人公马里诺这一形象有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2013年高考全国课标卷II)小说中的“骑手”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6分)
(2013年高考北京卷) 作者从湖光山色中感受到西湖的哪些特点?(4分)
(2013年高考天津卷) 请概括老代的性格特点,并加以分析。(4分)
(2013年高考山东卷) 小说中老人与牛的形象有哪些相似之处?请结合文本作简要概括。(4分)
感知题型特征
“赏析形象”是现代文阅读最重要的能力之一,高考试卷中几乎每道现代文阅读都在此点上设题。可以设计为客观题,也可设计成主观题。可以是一般分析综合性试题,也可以是探究性试题。赋分从3分至6分不等。试题考查的有效阅读区间一般为整篇文章。试题涉及的答案要点有时比较明显,有些比较具象,需要一定的概括之后才能归纳。学生作答此类试题出现的问题一般属于两个层面:较低层面,由于文学作品特别是小说的人物形象赏析,内容往往涵盖文章全篇,考生不能全部找到试题考查的区域,容易出现要点遗漏;较高层次,就是清楚试题考查的文字区间,但缺乏概括能力,不能选用恰当的句式和词语加以表达,容易出现零碎和重复的毛病。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有些题目不仅要求考生罗列出形象特征,还有根据文本对形象的特征做出说明的要求,所以,在答题时一定要根据题目要求具体作答。
演习文本细读
五味子 竹剑飞
五味子是一名乡下土郎中。五味子不是他的真名,但当地人都叫他五味子。也许他姓伍,又是郎中,跟中药有那么一点关系。他在当地可有名气,而且生在一个郎中世家。他上面至少有三代做郎中。在这方圆几十里的屯子里,从牙牙学语的婴儿到白发苍苍的老人,哪个没登过他家的大门?甚至外乡人都从大老远慕名而来,只要提起五味子,就会想到本地的郎中,就会有一些热心人引路,一直到他家门口。有人叫他爷爷,有人喊他大哥,也有人喊他贤弟,但更多的人都尊称他为先生。
五味子大多时间都坐在家中,一只手端着茶壶,轻轻地吮一口茶水;一只手搭在病人的脉搏上,仔细地听。好像这个浑浊世界在他的把脉中能够左右逢源,变得清新,日子也过得平淡而舒心。他开的方子常常是药到病除,病人不会再来第二趟。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鬼子大举侵占东北,也侵犯到这个民风淳朴的屯子。随着日本兵的侵略,还有大批的日本侨民。一时间,县城、小镇、乡村都会听到叽里咕噜听不懂的声音。当然了,这些日本人也会生病,而且还由于水土不服,就非要跑到五味子郎中那里去吃几服中药调理。来人穿着和服,彬彬有礼,一个劲地鞠躬致谢,大概也是慕名而来。五味子也忙起身还礼,样子很可笑。有村民看见了就很鄙视,说,这五味子真不是个东西,居然给日本人看病,还这么客气。你是个郎中吗?随便弄点什么药,他们一个个一命呜呼了,他们还敢再来,还敢侵略咱们?
五味子听了直摇头,说,你们不懂,我只是个郎中,到我这里来的都是病人,我要为他们负责,也要为自己。有人就说他忘本,忘了自己的老祖宗,不是个中国人。五味子没话可说,只是手里拿着一些中草药看了看,他明白这药既可救人,也可杀人。没话可说也是一种淳朴的民风。日子就这么一天天过,治病救人,为别人也为自己。
一天,保长赶过来,不怀好意地对五味子说,我说五味子啊,他们都说我是个汉奸,可我也是为了保一方平安,曲线救国。保长抓了一把中草药,放在鼻孔下闻了闻,然后放回去,说,我跟你一样,治病救人,嘿嘿。
五味子瞪了保长一眼,没有说话,只是将保长闻过的那些中草药从匾中拿出,随手抛弃在墙角落。
保长见了,随口说,你这是干什么?不能这样啊?咱俩要团结。
一日,一个日本军曹在保长的陪同下来到五味子家中,说,你,五味子,现在就带领村民马上赶到前线,参与抢救皇军伤员。皇军正在和东北抗日联军作战。军曹态度很傲慢,不容五味子有半点讨价还价。
保长低三下四,在一边鼓动说,五味子啊,乡亲们都集合完毕了,专等你发号令呢。
看来这一关是很难逃过了,五味子心里想,如果不去,那乡亲们的生命就很难说,自己倒是无所谓。五味子淡淡地看着他们。日本军曹和保长,看着太阳慢慢地落山。他看见明晃晃的刺刀,看见日本军曹那一脸的横肉,也看见保长低头赔着笑的脸。这一刻,他居然看到了很多,看到了一生中所能看到的全部内容,但他最熟悉的还是那些中草药。
五味子拿起一麻袋五味子药,走到乡亲们身旁,给每个乡亲分发十粒五味子,叮嘱他们好好保存,路上会有用。留下的乡亲手里都拿着十粒五味子,跟五味子去的人手里也拿着十粒五味子。乡亲们都默默地看着他,谁也没有说话。
郎中五味子上前线了,乡亲们望着他的背影深深地为他担忧,他是背着药箱上前线的。他居然站在日本鬼子一边上前线,而对方却是抗日的东北联军。有人说,是鬼子的刺刀逼着他上的;也有人说,是乡亲们的生命硬逼着他的,也许还有那些中草药。
五味子没有回来,和他一起去的乡亲们都没有回来。屯子里却跑来了大批鬼子,以及四处乱叫的狗,保长也在里边,将整个村庄团团包围,并大声嚷嚷道,交出五味子,快交出五味子!
三天以后,整个屯子毁于鬼子的淫威下……而手里拿着十粒五味子药的乡亲们却都逃生了,没有一个落下。
几年以后,有人跑回来说,当年五味子和他的乡亲们将日军伤员全部弄死,然后逃掉,跑到抗日联军那里去了。
郎中毕竟还是郎中,总会有办法。
——2013年第8期《北京文学精彩阅读》
考点突破题:请根据全文,概括五味子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并加以简要分析。(6分)
突破解题攻略
因为小说的核心任务就是通过刻画人物、塑造典型人物形象来揭示社会生活的某些本质方面,从而表现作品的主题的。在小说阅读中,命题者自然会从分析人物形象的角度来命题。具体说来,形象类试题有两类:1.概括分析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2.赏析形象在文中的作用。高考中第一类试题出现的频率较高。
高考试题中形象类试题的常见提问方式有以下几种:1.结合全文,简要分析人物形象。2.**是一个怎样的人物,请简要分析。3.文中**有哪些优秀的品质?
解答形象类试题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第一.从小说中交代的人物身份、地位、经历、教养等方面入手。因为这些方面直接决定人物的言行,影响人物的性格。比如《林冲见差拨》中对林冲“教头和囚犯”两种身份的分析,就必须结合林冲的身份、经历才能全面做答。再如本文开头交代“五味子是一名乡下土郎中,在当地可有名气,而且生在一个郎中世家。他上面至少有三代做郎中”,这些都说明五味子医术高明,至少在当地是比较有影响的人物。
第二.从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入手。通过对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心理以及正面和侧面等进行分析,概括出人物的性格特征,比如本文中五味子语言不多,但神态动作和心理描写比较突出,我们可以看出五味子是一个很有主见的人,这为他最后的英雄壮举埋下了隐线。
第三,从分析情节入手。从整体到部分,只有了解了故事的全貌,才能更好地把握人物的性格,因为人物的性格是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在矛盾的冲突中展现出来的。比如开始时五味子给日本人看病,引起乡亲的不满和鄙视,等到文章结束时,我们明白这不过是作者采用了先抑后扬的手法,五味子是讲究斗争策略的。所以,我们分析人物形象,应该从整体着眼,切不可断章取义。
第四.从分析环境入手,探究人物命运及其思想性格之所以如此的社会原因。首先,人物的成长变化、人物性格的形成与社会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什么样的典型环境塑造什么样的典型性格。其次小说里的人物都是在一定的背景下活动的,因此,分析人物形象,还要联系人物活动的社会历史背景。这样才能准确把握人物鲜明的个性,又深切理解人物的社会意义。五味子这个郎中生活在日军侵犯的历史背景下,对五味子的思想性格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在五味子心中,民族大义始终是不可轻忽的德行。
从以上分析中,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五味子是一个这样的人。1.医术高明。因为他是中医世家,很有名,病人不会来第二趟。2.忍辱负重,治病救人。不管是中国人还是日本人,在五味子眼里,来的都是病人,因为他给日本人治病,引来不少骂声。3.深明民族大义。比如对保长的鄙视,还有在被逼医治日军伤员的时候,把他们全部弄死。4.有智慧,有主见。他最初在日本人找他看病时没有轻举妄动,而是保存自己,一是为了乡亲,同时也是为发挥更大的作用;后来分发五味子给乡亲们,用自己的智慧让乡亲们全部逃生。
延伸综合题库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最恰当的两项是( )
A.五味子虽然生于中医世家,但他常常一边喝茶,一边给人看病,很随意的样子对病人不负责,也不太尊重。
B.五味子面对来找他医病的日本人,也彬彬有礼,给他们悉心治病,这是因为他怕得罪日本人,被日本人杀死,可以看出他也怕死。
C.当保长对五味子说“我和你一样,都是治病救人”的时候,五味子将保长闻过的那些中草药从匾中拿出,随手抛弃在墙角落。五味子是很鄙视保长的,他很清楚自己和保长不一样。
D.当五味子被逼上前线的时候,还是有很多人不理解他,他们认为五味子是被日本刺刀的逼迫或者为了救乡亲们的命才去的,并不知道五味子已经有了杀日本伤兵的打算。
E.这篇小说通过对五味子的描写,给我们塑造了一个虽然医术高明,最初忠奸不分,但是在抗日战争的炮火中最终认清了民族大义,终于投入杀敌报国的队伍的五味子形象。
2.请解释文中划线句子的意思。
① 好像这个浑浊世界在他的把脉中能够左右逢源,变得清新,日子也过得平淡而舒心。
②这一刻,他居然看到了很多,看到了一生中所能看到的全部内容,但他最熟悉的还是那些中草药。
3.梳理一下本文是如何用“五味子”贯穿全文的。
4.有人认为,五味子本来是打算委曲求全,苟且偷安地生活着的,哪怕给日本人看病,被乡亲们骂“不是个中国人”也不在乎,是形势的发展把他逼成了抗日英雄?你如何看,根据文本谈谈你的理由。
[参考答案:1.选CD。 A 项,五味子一手端茶壶,一手把脉,正是为了突出五味子的医术高明,淡定从容。B项,给日本人看病,只是一种斗争策略,一为保全自己,不做无谓的牺牲,同时也是为了不惹怒日本人,保全乡亲们的生命。E项,说五味子最初忠奸不分是错的,五味子最初就是一个有主见的人,他知道自己怎样做最有价值,从他鄙视保长也可以看出,他并不是忠奸不分。2.①“这个浑浊的世界”实际上暗中交代了日本侵华前中国黯淡的社会现实。五味子在黯淡的环境中为人淡定从容的治病,就可以使乡亲们和自己的日子维持暂时的平安和宁静 ② 他看到了一生中所能看到的全部内容,也就是说五味子已经看透了日本人和保长的用心,也有抱定必死之心的意思。“最熟悉的还是那些中草药”,为下文中草药五味子的巨大作用埋下了伏笔。3.五味子是贯穿全文的线索,①文章题目即为“五味子”有两层含义,一是指本文的主人公郎中五味子,二是指中草药五味子。②文章开篇介绍郎中“五味子”,让读者对郎中有个大致的印象,除了他医术高明以外,印象并不深刻。③文章末尾又提到中草药“五味子”,郎中五味子正是用中药五味子完成了自己的杰作,从而使人物形象得以突显,主题得以深化。4.不同意这种观点,五味子自始至终都是一个有主见而且立场坚定的人,理由如下:①给日本人看病,只是一种斗争策略,一为保全自己,不做无谓的牺牲,同时也是为了不惹怒日本人,保全乡亲们的生命。②五味子最初就是一个有主见的人,他知道自己怎样做最有价值,从他鄙视保长也可以看出,他并不是忠奸不分。③当日本军曹和保长威逼五味子上前线的时候,五味子有段心理活动,“如果不去,那乡亲们的生命就很难说,自己倒是无所谓”,可以看出,五味子始终没有把自己的生命的当回事,他的所有做法都是为了保全乡亲们,但是之前很对人不理解他,他也没有辩解。他最后的做法更是证明了他之前所有的行为都是深谋远虑的]
作者姓名:马祥勇
QQ:2276062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