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仁川 放眼里约
——第17届仁川亚运会随笔
武陟县嘉应观乡二铺营中心小学 李之梅
关键词一:突破
在本届仁川亚运会上,中国体育代表团在几个项目上实现了重大突破,这几枚金牌的含金量也格外十足。在文鹤朴泰桓游泳馆举行的压轴大戏——男子4X100米混合泳接力比赛中,由宁泽涛领衔的四位90后小伙子上演大逆转的好戏,最终以3分31秒37的成绩战胜了劲敌日本,在历史上首次夺得这个项目金牌的同时,也打破了亚洲纪录;在射箭项目男子反曲弓团体半决赛中,中国的三位小伙子通过最后的单箭加赛,6:5艰难击败了垄断该项目冠军几十年之久的东道主韩国队,并最终获得金牌;在男子举重94公斤级决赛中,我国选手刘灏顶住了重重压力,最终以1公斤的优势战胜了该项目的夺标大热门,获得了我国在男子举重大级别中的第一枚金牌;在田径项目的压轴大戏——男子4X100米的决赛中,由张培萌、苏炳添领衔的中国男队以37秒99的成绩获得冠军,成为亚洲第一个跑进37秒大关的运动队,这个成绩放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上可以获得铜牌,这几个取得重大突破的项目,让我们看到了中国竞技体育未来的希望。
关键词二:对手
在中国体育代表团参加本届亚运会的897名运动员中,有33位奥运冠军压阵,他们在我国擅长的优势项目中,一次次上演了“王者归来”的好戏:在羽毛球男子单打半决赛中,我国选手林丹和马来西亚选手李宗伟上演了第33次“林李大战”,最终仍然是林丹笑到了最后,特别是在第一局的后半段林丹在16:20落后时,连得六分取得胜利,最终林丹在决赛中战胜了队友谌龙,获得了自己的第二个亚运会冠军,同时也获得了世界大赛的“双圈全满贯”;同样,奥运冠军孙杨在自己擅长的男子400米、1500米自由泳中,战胜了主要竞争对手韩国选手朴泰桓,同上演了“王者归来”的好戏。可是,他们的比赛之所以精彩,就是因为李宗伟、朴泰桓等竞争对手的存在,“场上是对手,场下是朋友”,孙杨为自己的对手朴泰桓购买生日蛋糕、为对手过生日的情景,诠释了这句话的真实含义。
关键词三:遗憾
在本届亚运会上中国体育代表团所获得的151枚金牌中,足、篮、排三大球项目的金牌数量首次为零,平了我国四十年之前首次参加亚运会时的最差成绩,给参加本届亚运会的中国体育代表团留下了一些遗憾:女篮、女排银牌,男排第四名,男篮第五名,女足止步八强,男足止步十六强,尽管我们的女篮和女排由于赛程与世锦赛冲突,参加亚运会的只是二线队伍;尽管我们的男足派出的只是93-94段的国奥小将;尽管我们的男篮队员平均只有22.3岁,但三大球项目金牌数0的尴尬还是让中国体育代表团的
151枚金牌逊色不少,与我国亚洲体育强国的地位格格不入。尽管我国已经在亚运会上实现奖牌第一九连冠,在奥运会上也跻身第一集团,但在竞技体育取得辉煌成绩的背后,难掩我国群众体育的薄弱和国民素质的逐年下降,特别是在三大球项目上,从事专业训练的青少年越来越少。“小胖墩”、“小眼镜”在校园内越来越多,个别学校为了所谓的“安全”,逃避所谓的“责任”,连一学期一度的学校运动会和体质测试都取消了。
中国体育界的人常说:“全运会是摸底,亚运会是中考,奥运会是高考。”随着仁川亚运会的落幕,两年之后的巴西里约奥运会又成了中国体育界奋斗的目标。仁川亚运会既取得了成绩,锻炼了新人,发现了苗子,又暴露出一些问题,产生了一些遗憾,但我们有理由相信:不甘落后、顽强拼搏的中国体育健儿一定会自我加压,迎头赶上,在两年之后的里约奥运会上再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