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是掉进陷阱还是跨过陷阱作文

发布时间: 2017-07-15 10:39:19 作者: rapoo

是掉进陷阱,还是跨过陷阱

在做数学题的时候,经常会出现一些隐藏的条件,这些条件会让学生不经意间出错,这样的题目在综合练习中经常出现,学生一不小心就会掉进出题人挖的陷阱。可是学生碰到这样的题目确实屡战屡败,只要前面有陷阱,就会义无反顾的掉进去。

陷阱一:单位。

这不,今天的作业中又出现一道题。

是掉进陷阱,还是跨过陷阱作文

像这样单位不统一,水面升高的是5厘米,二长方体的底面长是9分米,宽是6分米。学生在这方面吃的亏已经不少了,可是仍然在这块是学生致命伤。学生的读题的时候,更关注的是数字,单位是什么只有在书写答案的时候才看一眼,也不管自己算出的是什么,问题中问的是什么单位就写什么单位,缺乏自己的思考。

有时候也不能怨学生我想出现这样的情况原因有这样几个:

一、,有人说,习惯的培养需要二十一天,可是有的学生在一个月的做题过程中,还不会出现需要单位换算或者题目中所给的单位与问题中的单位不一致的情况,所以大部分学生忽视这一问题。即使这次做题因为单位问题失分了,下次失分的时间和这次的间隔时间太长,导致学生容易忘记和忽视。

二、学生在初步学习解决问题的时候,对学生的要求不高,有的时候不写单位也认为是正确的,我想如果再让我教一年级,从第一次计算解决问题就让孩子关注单位,或者单位的变化,把它作为解决问题的一个步骤教给学生,可能会稍微好一些。

陷阱二:字面陷阱。

2/7×4表示4个2/7相乘。( )

这是一道判断题,也是很多学生易错的题目。乘法的意义是几个相同加数的简便运算。把几个相同加数书写成乘法的形式,或者把乘法的形式书写成加法的形式,这些学生都会书写,但是说出它的意义学生经常出错。这道题表示的是4个2/7相加的和。而不是4个2/7相乘,4个2/7相乘表示的是2/7×2/7×2/7×2/7 。

类似这样的题目还有

1、一根绳子长5/6米,用去它的3/4,用去多少米?错误的列式是( )。

① 5/6-3/4 ② 5/6×3/4 ③ 5/6÷4×3

这道题问的是错误的算式,学生有的没有看清,直接从选项中去寻找答案,毫不犹豫的选择②,实际上真正的答案是①。

2、把异分母分数化成同分母分数的过程,叫做通分。( )

这道判断题看似正确,实际上是必须化成与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分数的过程。不认真思考,随意的读题可能读不出来其中的陷阱。

陷阱三:只计算不书写单位。

一个长方体的长是5厘米,宽是4厘米,高是6厘米,它的棱长之和是( ),最大的一个面的面积是( ),体积是( )。

这道题考察的是长方体棱长,面积和体积的计算,学生大部分能正确计算出来,但是仍然不得分,原因是在填写正确答案的时候没有填写单位,在填空题中,没有书写单位就不会得分,即使你的计算结果是正确的,也不行,我告诉学生,如果你这样写棱长之和是60,而不是60厘米,那么你只能是白费力气,和这个空什么也不填写是一样的。

陷阱四:题目中的陷阱。

这道题在做的时候,好几个学生都是不遗余力的把两个题目的表面积和体积都算出来了,他认为是让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如果都算对还可以,像第一个图只让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有的学生又计算出了长方体的体积,恰恰又计算错了,那是必须扣分的。

在做题的过程中,读题是解决问题最关键的步骤,对于细心的学生,这些都不算什么,但是对于粗心的孩子来说,上面的这些题目无一例外的敢全部做错,不是知识点没掌握,不是不会计算,只要是学生在做题的时候能把题目多读两遍,这样你就会顺利跨过去“陷阱”。

读书人网 >三年级作文

热点推荐